我總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慾望號街車》裡有句臺詞很有名,「我總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我很喜歡。

前幾天便遇到一件很暖心的事情,出門辦事,乘坐滴滴專車出行,在路上突發肚子疼。車主是位三十多歲的斯文小哥,看我臉色異常,主動詢問後把我送到醫院,幫著排隊掛了號。

在排隊時和車主聊天,他說對這家醫院很熟悉,輕車熟路地就把我送來了。

原來他的小孩有慢性病,體質差,常常發燒咳嗽,所以他是這家三甲醫院的常客。為了給小孩籌措充足的醫藥費,他用業餘時間兼職跑滴滴。

更有緣的是,我和他都是音樂劇的粉絲。

我:在車上你放的音樂劇我很喜歡,是《悲慘世界》25週年版。

小哥:不錯啊,連是哪個版本都聽出來了。你也喜歡音樂劇?

我:喜歡!我經常坐滴滴,其他車主一般放廣播或者大眾歌曲,所以一下子就記住了。

小哥:哈哈哈,我以前也算是文藝青年吧,在大學裡組織過劇團。現在不行了,老婆孩子熱炕頭,變油膩中年了。

我:上車前我還在聽《漢密爾頓》,這兩年百老匯最火的新劇。

小哥:有了小孩後,就沒有時間關心這些了。就想給孩子多賺點錢,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後來和這個小哥加了微信,給他發了感謝紅包,不過被拒收了。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我可能就要一個人捂著肚子打車、排隊掛號了。

電影《芳華》的作者嚴歌苓,寫過一篇短文,名字也是《我總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那時她在芝加哥讀書,有一天忘帶錢包出門,依靠陌生人的幫助,她身無分文,卻先後乘坐地鐵、巴士和出租車,最終及時達到目的的。

讀嚴歌苓這篇短文的時候,不由羨慕美國人的與人為善,心想嚴歌苓若在國內,恐怕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直到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便想起從前看過的這篇短文。其實只要大家都多存一些善意,所有人的生活都會更好一些。

陌生人的善意來自於同理心。推薦一個很感人的視頻《擇善而行:最後一公里》https://v.qq.com/x/page/u0547typ3jr.html拍的是真人真事。有個滴滴司機,總是提前一公里結束行程,被不知情的乘客埋怨。

我總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這個司機每次都把乘客送到準確的地點,但會提前一公里結束行程。他之所以要這麼無私奉獻,是因為他女兒曾患上罕見病,急需用錢。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車齡即將超過服務年限,沒有錢換新車。滴滴知道後,緊急調度新車幫他度過難關,所以他用提前結單的方式表達對社會的感謝。換句話說,他把滴滴對他的善意,傳遞給了所有的乘客。

我總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這幾年網約車是我出行的首選,除了送我去醫院的司機之外,大部分司機也都很好,善意互相傳遞之後,我自己也用更多善意去回報司機。

叫車前,為了避免手機定位飄移,我會進行二次確認之後再發出訂單,方便司機來接。每次結束行程後,我也會及時打五星評價,幫司機保持高分數。近期正值春節,難叫車,或者需要排隊很久,我會盡早安排行程,不會遷怒司機。

想了想,我的同理心要感謝父母的從小教育。小時候,班裡有個同學因使用激素而過度肥胖,學習也不好,被其他同學孤立、起外號。爸媽知道後,要求我主動和他玩。長大後,才明白擁有同理心是件多寶貴的事情。人與人的善意是雙向的,一個人如果能給予陌生人小小的善意,也會收穫同樣的善意。

比如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嘴甜一些,不亂質疑醫生,表現出高度配合的態度。醫生看到這樣的病人,態度上也會更耐心一些。

前兩天刷爆朋友圈的熱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讀完讓我唏噓不已的是,當事人為長輩求醫的過程中,看到醫生工作的艱苦,卻立志不能讓孩子學醫。可惜這樣的想法在社會上已是主流,這樣下去,醫患關係只會更加緊張,我們越來越難享受到充足的醫療服務。

全國兒科醫生告急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國之聲報道過一則新聞,南京某三甲醫院因為沒有兒科醫生,最終兒科住院部關門。在大城市看過兒科的家長應該都深有體會。

我總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為什麼兒科醫生尤其緊缺? 當兒科醫生,工作強度高,待遇一般,風險卻很高。現在小孩都是家裡的寶貝,去兒科就醫的家長關心則亂,對醫生過度苛責,醫鬧多,所以很多兒科醫生人才流失嚴重,如此只會越來越糟,陷入惡性循環。

網約車行業也是如此,大家都覺得自己應該享受特權,應該優先叫到車,但其實平臺上的車沒有那麼多,就像醫療資源一樣供不應求。尤其在春節這種特殊時間,很多司機需要回家過年、陪伴家人,進而導致大家打車會難,等車時間可能會更久。

在這個時候,多一些耐心和體諒,出門之前,尤其是趕火車、飛機的時候,一定多預留一些時間,即使自己著急也不該苛責司機。不管怎樣,在這個特殊時間願意出來接單子,本身就是一種善意了。

一些人對司機、醫生等群體不乏苛責,但這些社會服務的提供者,也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但他們卻因職業的關係,受到最嚴苛的要求。希望大家都能有更多一點的同理心,若你給予別人小小的善意,便也會收穫來自陌生人的善意。生活在總能依靠陌生人善意的社會里,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