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國寶大熊貓原來也食肉的,在上古還是猛獸呢!

大概在很多人印象中大熊貓一副憨態毛茸茸的胖墩墩的樣子,只喜歡吃竹子,是個名副其實的素食者吧。其實,你要這麼認為,就錯了。至少小朋友也會如此問呀,貓與熊都是食肉的,何以熊貓就只食素呢?大熊貓到底是熊科還是貓科還是二者都不是?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真相是,大熊貓是熊科,長了熊身,一副圓圓的貓臉,熊的一種,實際應該是與浣熊、竹熊、黑熊、大狗熊一樣模式的稱呼的,應該叫作大貓熊,而之所以叫做了大熊貓,原來據說是有這樣一段軼事的:

大熊貓名稱的由來:

在1869年3月,

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神父(1826.9.7~1900.11.10),在中國四川雅安寶興縣的鄧池溝(穆坪)教堂附近科學考察時,發現了當地人稱為白熊、花熊的蹤跡。通過當地獵人的幫助,採集到白熊標本和骨骼運到法國。經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阿爾封斯·米勒·愛德華茲鑑定,是一個新物種,定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貓熊),鑑定報告發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之新文檔》第五卷,從此,匿居荒野的大貓熊進入人類文明的視野。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但為何貓熊在我國成了大熊貓呢,說是,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的中文名稱,在中國國內也通行的,意思是它圓臉似貓,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把它隸屬於熊科。而後來,在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說明時,標題用橫書,名曰,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是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還是直書,是自右到左認讀,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

於是,就這樣,也是自此,熊貓、大熊貓的名稱,首先在它的主產故鄉四川傳開了,且長此以往以訛傳訛,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弄成了熊貓。之後,中文名,大熊貓,也就被人們所公認了,漸漸通用了。其實,吾感覺這麼一誤傳,感覺還挺更符合大熊貓的形態呢。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

但名稱不能掩蓋大熊貓的身家血統,既然是熊科,大熊貓也就是雜食的動物,就無需大驚小怪。但大熊貓為何總是躲在深密的竹林裡啃竹子而不四處捕獵其它小動物呢?據有研究稱說密密的竹林對大熊貓比較隱蔽較安全,天敵少,但是竹林深處也少了食物多樣性。於是熊貓就適應了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吃竹子來補充能量營養,而變得懶懶的萌萌的習性了;

但是,竹鼠是竹林裡常見的一種小動物,大熊貓若捉到了是剝皮食其肉的,而且據說是捕捉竹鼠的高手,然而,畢竟小小一塊肉還不夠塞眼縫的,況且靠捕捉竹鼠來維持身體能量營養,補充的能量沒有捕捉時耗費的能量大,鑑於此因,大熊貓百分之九十九的食物便以竹子為主了,另還兼食一些別的雜食。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可是,大熊貓屬於雜食性動物,也喜吃肉,卻為什麼那麼懶散的混在竹林子裡整天啃乾巴巴的缺少營養的竹子呢?它的祖先到底咋樣的呢?

喔,原來是這樣,據有些考古及生物學家研究稱,因為,在遙遠的古時,原來四川那氣候適宜,物種很豐富的,可以供大熊貓食用的小動物也多。後來環境破壞了,小動物遷徙的遷徙,滅絕的滅絕,因此大熊貓也就喪失了肉食性食物來源,大熊貓也是環境之子呀,為了適應環境,就只能窮日子窮過的吃素了。而四川那最多的植物就是竹子了,那就天天啃竹子吧!

另據考古及生物學家研究稱,

大熊貓的祖先那是威武勇猛的始熊貓,主支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演化。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貓熊。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佈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後來,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形態特徵。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古人眼中的大熊貓:

大熊貓在我們古人眼中又是何副模樣何狀態,咋稱呼?據古文獻載,大熊貓的在古代的稱呼居然不下十幾種,如,“貘、白豹、貔貅、白羆、食鐵獸、文羆、皮裘、角端、貊、干將(指雄獸名)、貅(指雌獸名)、猛豹等。當然有些賦予神話色彩,比如據說,黃帝時代就曾利用馴養的虎、豹、熊、貔貅(大熊貓)等猛獸助戰,打敗了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

從這些稱呼中隱約感覺到大熊貓的形態變化,從上古神話“貔貅、食鐵獸、干將、猛豹、白豹”還有黃帝“馴養猛獸大熊貓”等可見一般,大熊貓在上古時當還是猛獸的形象,這還是與生物學家的研究的說法的挺相符合的。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到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上林賦》在中記敘,漢武帝時上林苑方圓200裡,放養很多禽獸,供皇帝狩獵,而貘(大熊貓)列為前茅。

西晉時,人們稱大熊貓為騶虞,因為它只吃竹子,不傷害獵食其他動物,是一種能與友鄰和平共處的“義獸”,故在當時把大熊貓當作和平友好的象徵。

從漢代到晉朝,大熊貓似乎已經漸漸沒有了的兇猛之性的習性了,尤其,西晉時就已被稱為義獸,和平的象徵了。

日本《皇家年鑑》記載,公元658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則天將一對活體白熊(大熊貓)和70張皮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從唐朝的有關記載來看,大熊貓已經成了珍品珍惜的物種了,上升到了國禮貢品。可見歷代定是有不少捕殺的,比著漢武帝時“上林苑方圓200裡,放養很多禽獸,供皇帝狩獵,而貘(大熊貓)列為前茅。”唐時,量該已經稀少了,畢竟物依稀為怪嘛!

到了明朝時的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了貘皮作睡墊可防寒溼,驅瘟疫避邪氣;作為膏藥,能穿透肌膚防治腫瘤;尿加水飲,可溶解誤食入人體內的金屬雜物。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看來大熊貓的皮定是做過不少膏藥的吧,本草綱目的記載說是能防治腫瘤,腫瘤現在還是世界難治之症呢,看來是今人沒用對藥材吧,藥材稀缺,呵呵,但是,不知其肉如何?

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也就一千多隻,特產於我國,不但是我國國寶,而且素有“活化石”之稱。

“活化石”——大熊貓:俺可不是吃素的,上古還是猛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