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识|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心理小知识|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心理小知识|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神,女神却不喜欢他。经过不懈地追求,女神终于和他在一起了,还结了婚。由于这个小伙子并不富有,女神体谅他,结婚后便不再打扮自己,而是专心照顾家庭。可是小伙子并不领情,他不能接受女神跌落神坛的样子,于是就出轨了。这个小伙子就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沈从文,女神是张兆和,出轨的对象则是沈从文的粉丝高青子。

在一般人看来,沈从文就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渣男,应该被绑在耻辱柱上受万人唾骂。然而,“骂”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治他的“渣”,我们必须先了解他的心理。按照本书的内容来看,沈从文的行为状态非常符合歇斯底里型人格的表现,他无法接受张兆和不打扮自己的心理根源是害怕平淡的生活。如果沈从文能早点意识到自己的恐惧,并学会克服它,他和张兆和也许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当然,你可能会想,我都长这么大了,为什么还是会产生恐惧呢?恐惧会对我们的性格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呢?我们如何做,才能克服恐惧呢?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得到答案。

心理小知识|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1.肯定自己,保持个人的特质。

克服恐惧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一味的否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可能会使我们更加恐慌,从而产生反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在克服恐惧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保持个人的特质。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因为恐惧,产生了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在克服恐惧时,不要试图成为别人。在《庄子·秋水》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一个燕国人到赵国去,觉得赵国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他就开始学,结果学着学着,他没学会赵国人的走路方法,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法也不会了,最后爬着回国。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保持自己的个人特质,一味想成为别人,很有可能的结果是没有成为别人,还把自己搞丢了,最后得不偿失。

心理小知识|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2.改变自己,直面心中的创伤。

只有直面创伤,我们才能做出弥补,从而才有可能真正的放下过往,面向未来。

如果大家有看过电影《国王的演讲》,可能会知道。那就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有口吃,就是说话结结巴巴的,不利索。他很自卑,遍寻名医,但每一次治疗都让他有被羞辱的感觉。所以,他决定不再治疗口吃。后来机缘巧合,他遇到了一名没有执照的怪医生。在那位医生的鼓励下,他慢慢开始,勇敢地走到公共场合演讲,逐步接受了自己口吃的现实,也慢慢克服了在人多场合不敢说话的心理障碍。最后乔治六世治好了口吃,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公开讲话,号召大家反法西斯,英国民众都被乔治六世的精神所鼓舞,对反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心理小知识|如何直面内心的恐惧?


3.建立关系,争取稳定的人际关系。

和伴侣一起成长是克服恐惧的最佳方法。一个人如果与伴侣有稳定的关系,他会比别人更容易摆脱恐惧所带来的影响。举个例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患有妄想精神分裂症,曾多次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后来在妻子艾丽西亚的帮助下,回归了正常的生活。而与纳什同一时代,相同病情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中很多人都选择了自杀。他们和纳什结局不同的原因,就是他们缺少艾丽西亚为纳什提供的心理支持。


所以说,如果可以有一个好伴侣,我们就更容易克服恐惧。但是说,如果我们没有伴侣,我们也同样可以考虑家人,朋友等等,让他们一起来帮助自己,慢慢克服恐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