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修鞋匠的商业帝国》一百五十五章 新三厂剪彩

建厂需要资金,龙碧玉根据黄贤良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测算“金轮新皮料厂”总投入需要资金大约一个亿,其他两个“金轮钢化材料厂”和“金轮建材粘合剂厂”各需要五千万,合计一个亿,三个工厂共需投入两个亿。“新金轮实业有限公司”刚成立,十台“新金轮皮鞋”自动制鞋机开全速盛长斌,所创造的利润开支人工工资和必要的运转费用,结余的资金并不多,所以,不足以支撑三个工厂的建设。于是盛长斌与杨佳颖商量,从原“龙行山”项目专用账户中的十亿储备金中支出这两个亿的三厂建设费用。

按照盛长斌的计划,这三厂一旦建起并正常运转,便可为公司创造出惊人的利润,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和“龙行山”项目的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性能优秀的“新皮料”代替天然皮料后,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新金轮皮鞋”同样的产量,赚取的纯利润,新皮料将是天然皮料的六倍还多,同时新皮料还能开发出更多的产品,使公司的发展不再局限于鞋类,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发展。这还不包括另外两个工厂的产品所创造的利润呢!

另外,还得从专用账户里支出一个亿的资金,用作清华设计团队的设计运行开支,先期已经支付了两千万的资金,这两千万资金是从盛长斌以前的工资卡里支付的,从专用账户中提出一亿资金后,要减去这两千万元,剩下的七千万元用作设计团队后期设计运作费用,不过从设计团队报过来的数字并不需要这么多资金,他们报过来的也就五千万左右,但盛长斌却要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倍的准备,以防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出现,他要保证“龙行山”项目的正常运行,不想因为资金问题而被卡住,所以,他吩咐龙碧玉在预算时尽量把资金算的宽裕一些。由于“龙行山”项目和十亿储备金是盛长斌用自己的公司股份换来的,所以目前这两样都是记在盛长斌个人名下的,为了便于项目的开展,他与杨佳颖商量好了,将这两样都过户到“金轮实业有限公司来”,尤其是专用账户及里面的资金交给龙碧玉统一管理和开支。

建在“龙行山”的三个工厂紧锣密鼓的开工了,由于先期黄贤良的计划周到,而且一开始各种大型的建筑机械同时进入,大大节约了工程时间,进度非常神速远超原公司生产基地的建设,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三天一大变,有一点让人目不暇接的味道。而盛长斌在公司主持的“新能源实验室”的研究进度也是非常之快,在三厂建到一半时,“新能源实验室”终于出成品了,这就是超大容量的GX电池。

现在无线数字终端和电动车异军突起,无线电源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无线电源大致有铅酸电池、锂电池、电容电池等,几种电池各有优缺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要数锂电池,但是现在的锂电池也被开发到了极限,无法在体积和容量上有新的突破,唯有近期将石墨烯加入进去后,提高了充电速度,但对体积和容量仍然无能为力。盛长斌应用老计的方案,放弃用锂离子做电池材料,另辟奇径,采用纳米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变分子结构的方式,将几种常见的稀土材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储电、放电性能特别优秀的新材料。

这种新的电池材料它的单位体积储电量是常规高密度锂电池的20倍__这还是初级产品,后续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我们拿现在的智能手机电池作比喻,一块3000毫安的锂电池的体积,如果采用GX电池的话它的储电量为6万毫安,如果这部手机采用这种电池的话,一个月都不需要充电。虽然这种电池的充电次数减少了,但是老计在该电池的充电速度上也没少下功夫研究,他也将石墨烯材料加入到了这种材料中,于是大大提高了这种电池的充电速度,一颗6万毫安的电池充满电量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这种电池安全性高,无论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都十分安全。盛长斌为了保证其安全性,还用极端的方式进行过测试,使用电锯将电池锯开,用电锤锤击,用烈火焚烧,用强酸强碱腐蚀等等试验均未出现危险状况。这种电池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它充电和放电的控制芯片,这也是这种电池的一个核心部件,老计为了研究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将它研究成功,而盛长斌将它从纸上搬到实验室,最后形成产品也是很费了一番周折。更令人高兴的是,这种电池的材料成本极低,低到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步,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极高的利润率。

不管怎么说这款超级GX电池终于研究成功了,这必将成为公司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成品出来那天,全公司的人欢呼雀跃,大家可以想见这一产品的利润的增长点,将远超鞋类生产销售的增长点。不过,盛长斌现在还不想马上将其推向市场,他还要将GX电池放在实验室,做一个较长时期的安全、稳定测试,然后再建厂生产推向市场。当然,在GX电池未推向市场前,他要求全公司员工必须保守秘密,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危机,同时还将这项安全任务交给了保安部和信息咨询部,保安部从明面上安全保卫,信息咨询部从暗中进行安全守护,两部门全方位的保证GX电池的安全。

两个新产品都走出了实验室后,两个临时助理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李红梅回人力资源部后,立即给盛长斌招来两个专业的实验室助手,尽管目前实验室没啥任务了,但日常打理还是需要人手的,况且GX电池还在测试阶段,盛长斌又不可能成天呆在实验室了,“龙行山”项目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他去做。而林雪回去后,除了日常的进货销售工作外,大多数时间都耗在了那三个工厂的建设上。而技术部的黄贤良则是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三厂建设中。

三新厂竣工在即,为三厂准备的生产工人的工招收和培训工作提上了日程,杨佳颖亲自指导,李红梅具体经办,培训教程由黄贤良编写,培训地点设在鸿兴路批发市场老厂房,李红梅、杨佳颖甚至盛长斌都担任了培训课程,实践指导由尚诚负责,学员通过对“新金轮皮鞋”的生产过程的观察了解什么是自动化概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一个多月的努力,设在“龙行山”的三个新厂终于建成竣工了。

开工剪彩这天,李红梅专门租了两辆豪华大巴,将公司的员工和新招收的三厂工人载着,一早启程开往“龙行山”。而盛长斌和杨佳颖及金律师乘坐酒红色的奔驰越野,龙碧玉乘李健的灰色帕沙特,走在大巴车前面开路。四辆车到达目的地时,黄贤良的技术部一干人和林雪的销售部一干人已经分列两排敲锣打鼓的迎接大家了,在一个巨大的空坝终端一溜三个装饰豪华的工厂大门排成一排,一色的不锈钢电动门栏,每个门柱上都有三个方向的红外线摄像头,每道大门都有一个造型独特的防弹玻璃门岗,但从门岗设计上就能体现出工厂的自动化设计程度。

三个工厂大门上都插满了彩旗,彩旗飘舞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四辆车停在大门口宽敞的空坝上,一众人从车里走出来,黄贤良和林雪带领大家迎上前来,两股人群合在一起握手、拥抱、蹦跳,场面好不激动人心。三个新厂大门左边的柱头上都挂着一块巨大的白色牌子,但此刻牌子上的字体却被一朵朵红花彩带遮得严严实实,这三个工厂大门不知道哪个大门是哪个工厂的,盛长斌看过工厂的设计图,他心里清楚,但除他以外,四辆车上的人就没人知道了,就连杨佳颖也搞不清楚,大家只有等待剪彩揭晓了。三个工厂大门中央搭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四步梯子的木台子,木台子上方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有几个红色大字:新三厂剪彩仪式。见大家都聚在了台子周围,林雪和黄贤良便将盛长斌和杨佳颖迎上木台子,林雪将手里的无线话筒交给杨佳颖道:“杨总请!”

杨佳颖接过话筒,试了试音量,然后发表了一段精彩的演讲,演讲完毕她把话筒递给盛长斌道:“下面请盛董致辞!”盛长斌接过话筒,看着台下一众公司员工,心情激动万分,千言万语化作了两个字:“谢谢!”说完便将话筒递给了林雪,林雪道“下面进行剪彩仪式!”话音一落,几个穿红色旗袍的高挑女孩将一根红绸上的三朵巨型红花拉起来,盛长斌和杨佳颖站在中间,黄贤良和林雪分站两边,四人手里各拿一把剪刀,三朵红花后面各站着一个礼仪小姐端着盘子托住红花,随着刀起绸断,红花落入了托盘。三厂大门的厂牌上的花绸也随着剪彩同时飘落,三个新厂的厂名便展现出来了:中间的是“金轮新皮料厂”,左边的是“金轮钢化材料厂”,右边的是“金轮建材粘合剂厂”。

剪彩完毕,一众公司员工,在黄贤良和林雪的带领下,进入工厂进行参观,而李健和张超各自带领人员维护着队伍的秩序,参观队伍热闹而不凌乱,秩序井然。走进工厂,立即给人一种超前的现代化感觉,到处都是流水线和机械臂和机器人,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无尘的密封空间里进行的,操控的工人均坐在一台显示器面前,通过输入各种数据和点击各种屏幕按钮实现具体操控,不用去做任何徒手作业,可以说三个工厂已经完全超过了既定的70%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了90%的自动化程度,在这儿上班的工人与在公司上班的白领没有任何区别,在这里工作无论是安全保护还是工作量都做到了最大的优化。

工厂内还设有职工宿舍、职工食堂、运动休闲场所,甚至还有阅览电教室。三新厂最大的亮点还是环保设施,这一套环保设施是林雪和黄贤良结合过去建厂和生产中的经验,对一众进口设施进行了多方改造和优化的结果,环保安全和效率提高了150%,完全做到了不泄露一丝污染源,因为所有的污染源都被100%的降解后化废为宝,加以利用了。

《一个小小修鞋匠的商业帝国》一百五十五章 新三厂剪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