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美第二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邁克爾·蒙蘇爾”號服役

深度丨美第二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服役

新聞回顧:

國海軍26號在西部城市聖迭戈為“邁克爾·蒙蘇爾”號驅逐艦舉行服役儀式,正式接收了第二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性能如何?美軍未來又將如何部署?就相關話題,請聽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為您做深入解析。

深度丨美第二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服役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介紹,“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具備良好的隱身性能和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從外形設計和性能指標綜合來說,是一款較為先進的驅逐艦。

首先它採用動力系統,它不是過去傳統的燃氣輪機來推動,它還有兩個專門用於推動用電機,相當於可以達到78兆瓦的大型功率的電機。這種推動它的一個好處就是,一是它可以達到靜音狀態,同時這種電力的推進它還可以提供一些新型的裝備。

第二,它是內傾式的,它實際上更加註重的是一個隱身設計,隱身設計本身它的重要性就在於在對方雷達探測的整個截面積上會達到最小。像DDG-1000包括1001,也就是諸朱姆沃爾特第二艘,它現在噸位也有14000噸,接近15000噸的水平,所以這樣一個大艦如果說不考慮到隱身的話,在戰場上它的生存能力也是有限的。

第三,它是一種加裝了導彈,包括先進火炮的一個綜合系統。

而且它上面發射彈藥是比較厲害的,它是一種遠程的對地攻擊的彈藥,但實際上它是有制導的,也就是它是火箭和制導系統的一個集合體。另外從射程來講它比較遠,目前能夠打到的是100公里左右,如果說將來做一個增程,它可以達到接近200公里。

深度丨美第二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服役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報道稱,美國一度計劃用“朱姆沃爾特”級代替現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但現在卻將32艘的建造計劃削減到3艘。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

認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不僅成本高昂,技術也並不成熟。

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問題,因為現在按照評估的話,第一艘當時的造價就接近了35億美元,還有的報價接近40億了。當然這個潛在的是和它的整個對於高新技術追求是有關係的。比如,如果它要追求全電推進,又要激光武器,包括電磁軌道炮要上艦,又要達到全隱形,還要達到先進火炮的高精度,這種全新的東西一方面會帶來一個技術的風險,另外一方面就是導致成本的直線上升。

第二,恐怕也反映出它在所謂追求片面的先進方面存在一些技術風險。比如我們看到它的外形,它的外形從幹弦這個位置就開始整個是往內收,而且收的很厲害,而且它的重心是偏高的。就是一旦有了大浪的天氣,包括大浪拍到艦體的後部,很可能會導致船體的傾覆。

第三,現在包括它的先進艦炮系統本身在應用方面也出了問題。比如它在2016年的時候,就是朱姆沃爾特在穿越巴拿馬海峽的時候,就在那個地方壞了,最終發現它實際上是冷卻器出了問題,所以像這樣一些我覺得都是不應該出現的技術問題,在這個所謂的高科技的科幻戰艦上都出現了,應該說它確實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深度丨美第二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服役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邁克爾·蒙蘇爾”號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分析,美國海軍可能會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向太平洋艦隊方向部署,藉此增加在亞太地區高強度的存在。

它未來首先部署的應該說是太平洋艦隊,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看到一號艦,包括這次的2號艦,它實際上母港未來都是在聖迭戈,而聖迭戈就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相當於美國太平洋艦隊最大的海軍基地。

一旦部署到這個方向,它前出,包括到第三艦隊,包括到第七艦隊,我覺得彈性空間是比較大的。而且尤其是考慮到美軍現在提出的重返印太的戰略,印太肯定就不僅僅侷限於整個目前的太平洋,實際上還要到更遠的印度洋去進行活動。

所以這個部署應該說它給美國海軍未來干預亞太事務帶來了非常大的一個空間。同時,從現在F-35C上艦以後,部署到卡爾文森號的情況來看,卡爾文森號也是這幾年頻繁地在亞太乾預的大艦的典型。

所以有沒有可能未來把相當於朱姆沃爾特,就和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卡爾文森號就編到一起,直接在亞太地區顯示一個高強度的存在,應該說可能性我覺得也不排除。

記者:張婭

嘉賓:李莉

(圖片源於網絡)

深度丨美第二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服役

本期編審:孫 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