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哨聲而動 多部門會診 破解小區內垃圾轉運站擾民問題

聞哨聲而動 多部門會診 破解小區內垃圾轉運站擾民問題


市民訴求

近日,西城區裕中西里居民王女士(化名)向“市長信箱”發送郵件反映,小區內垃圾轉運站緊鄰居民樓和小學,各種運送垃圾的車輛嚴重影響學生上下學和居民出行,要求政府部門督促整治提升垃圾站周邊環境。

王女士提出的信訪訴求,引起了市、區信訪部門領導的重視並作出相關批示和工作要求,信訪工作責任層層傳導,多部門合力推動,屬地和責任單位多措並舉。推動困擾小區居民和學校師生的垃圾車堵路問題解決,老舊環衛設施環境提升也擺上了議事日程。

帶案督查

市信訪辦“帶案督查”,會同西城區信訪辦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先後3次到小區現場瞭解相關情況。清潔站運行當中存在的問題一一浮出水面。此垃圾轉運站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經過環衛和國土部門審批的正規垃圾轉運站。其主要任務為收集並及時外運生活垃圾,要求“日產日清”,建成時此站符合當時建設規範,能夠輕鬆滿足附近小區和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收運工作需要,但是隨著周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單位和實際人口數量較當時有很大增長,垃圾產生量也大大增加,目前已處於飽和狀態,高負荷的轉運作業給周邊居民和學校帶來多方面影響。

聞哨聲而動 多部門會診 破解小區內垃圾轉運站擾民問題

聞哨聲而動 多部門會診 破解小區內垃圾轉運站擾民問題

聞哨聲而動 多部門會診 破解小區內垃圾轉運站擾民問題

綜合施策

由區信訪辦牽頭,德勝街道辦事處通過啟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組織屬地街道、西城區城管委、西城區環衛中心等部門和相關物業公司召開專題協調會,研究解決該問題的辦法。大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造成影響的情況及解決問題存在的困難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討論,提出了意見建議,形成了垃圾轉運分流錯峰和提升環境秩序的共識,分別從垃圾轉運作業、垃圾消納單位、小區物業管理等方面採取減量、定時定人、加強管控疏導等措施。相隔3天,市、區信訪部門再次召集以上相關單位,在裕中西里社區實地協調落實,再次逐一完善相關舉措,確保責任到崗到人。

舉一反三

類似垃圾轉運站存在的問題居民也有過反映。針對群眾訴求,區相關部門對全區老舊環衛設施進行摸底排查,推進老舊環衛設施升級改造,改善周邊環境。通過噴霧降塵、設置新風系統、使用低噪音大功率電機、添置電動翻蓋板、安裝數控設備和加裝密閉式雙層窗、捲簾門、防火防滑防碰撞設施等措施,改善老舊環衛設施環境衛生狀況。隨著社會發展,超負荷運行現象較為普遍。部分清潔站距離居民小區和學校較近。特別是在老城區中,環衛設施數量少,垃圾收運量大。但是,環衛設施特別是清潔站和公廁的新建工程在用地方面面臨著較大困難,下一步將在“留白增綠”的同時,給予環衛設施用地規劃更多考慮,逐步改善清潔站數量與垃圾收運量之間的突出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