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在上世紀80年代前出生的東北人,一定會對大缸有著尤為深刻的記憶。

在大雪封門的冬日裡,青菜難以保鮮存儲,聰明的勞動人民發明了醃漬法來儲存大白菜。於是,酸菜成了東北人世世代代必不可少的日常菜品。這是大白菜的特殊吃法,也是東北地區最具特色的食品之一。

傳統的東北酸菜就是用大缸來醃漬的,人們把經過晾曬、去根去“皮”、清洗、水燙後的白菜一層層碼進大缸裡,撒上粗粒兒鹽,最後壓上大石塊,再注進漫過白菜的涼水,封住缸口,個把月後就可以食用了。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早年間,東北人家的房前屋地、甚至樓房的樓道里都會堆放著大缸小缸。人們的日常用水、風乾的糧米,寒冬前的醃菜,都會用到大缸來加以儲存。彼時,如果大缸不慎被磕裂,主人會找來鋦缸匠修復,因為缸實在是家裡珍貴的“大件兒”。四平八穩的一口大缸,是堂屋裡清澈的眼睛,是谷豆最後的歸宿,是踏踏實實的壯勞力,是無驚無擾的四季沉浮。

從吉林市區向北45公里,有一個曾聞名東北的“北國陶都”缸窯鎮,因當地盛產大缸而得名,這裡出產的缸曾一度供不應求。走進缸窯鎮,街路兩邊用大缸堆成的圍牆仍稀疏可見,這種被當地人叫做“缸障子”的圍牆是這裡最獨特的風景,它們見證了昔日缸窯的繁榮。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缸窯鎮制缸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清朝康熙年間,因山西、河北一帶發生了嚴重旱災,許多人迫於生計開始了“闖關東”的生涯。其中,有一個叫趙巖龍的人,祖籍河北省永平府,他曾在開平瓷窯當過技術工人,對燒窯制缸略有研究。1662年,趙巖龍跟隨著逃荒難民來到吉林溪浪溝落腳,在山坡上結草為廬,以伐木燒炭餬口。當時,溪浪溝地處群山之間,山高林密,是個野獸出沒的地方。散居在這裡的幾十戶人家靠伐木、燒炭、挖藥材、打獵為生。

在燒炭時,趙巖龍常常苦惱於黃土窯蓋不能經久耐用。一天,他無意中在山水沖刷的溪溝裡發現了細膩油滑的白土。於是,他將這種土取回砌成了白土窯蓋。經過多次火燒的窯頂不但沒有塌陷,反而還越燒越堅固。他猛然意識到,這細膩的白土也許就是制缸用的陶土。為了鑑定土質,他便帶著白土奔赴當時北方的陶瓷重鎮唐山。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經過燒製實驗後,行家們認定,就土質而論,趙巖龍帶來的白黏土較之唐山的陶土更為良好,是上等的製陶原料。於是,趙巖龍帶了幾個陶工回到吉林,開始棄炭興陶。

趙巖龍把燒製陶瓷的技術傳到這裡,附近的人家也紛紛跟他們學習製陶,這門古老的技藝從此就在吉林大地紮下根來。在最昌盛的時期,這裡共有50多座窯,十分壯觀。陶瓷產品種類也很豐富,有大號缸、油罈子、鹽罈子,瓦、磚、杯子、碗、藝術品、祭祀品等。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製陶業蓬勃發展的溪浪溝,出產陶瓷製品的質量越來越上乘,傳延至今的精美工藝品,如今已經成了搶手的收藏品。隨著溪浪溝製陶業的自然興起,封建社會延續了數百年的官窯制度受到觸動,於是清政府便採取措施,下令對吉林地區的製陶業加以控制。隨後,一場“封窯運動”讓這裡的50多座窯全部關閉。但是方圓一千里地人們的生活哪能離開缸呢?再後來,清政府又准許這兒保留了3座窯,並順道送了一個名字叫做“缸窯鎮”。

百餘年來,缸窯在山與水、火與土的交融中演繹著粗獷的陶瓷文化。缸窯鎮地處丘陵,黏土為花崗岩層、片麻岩層經長期風化分解的富含硅、鋁的氧化物,此外還有鐵、鉀、鈉等礦物質的氧化物。通過黏土的配比而得出顏色,在正常的燒製過程中,加入不同含量氧化鐵會呈現不同顏色,這獨特的技法使得這裡的粗陶更接近原始陶土的本色,顏色也更加渾厚質樸。和景德鎮的“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薄如紙”相比,缸窯所產陶瓷製品的特點非常鮮明。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近代以來,缸窯鎮成為東北三省最大的陶業製造和銷售基地。到1943年時,缸窯在北方陶瓷業的地位,已然是風頭無兩。缸窯生產的生活用品可以通過內蒙遠銷蘇聯、歐洲,還銷往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了整個東北,作為國“都”的長春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陶瓷製品。因而,日本當局又在九臺境內的興隆山修建了興隆山陶瓷株式會社,也就是後來興隆山陶瓷廠的前身。在長春現存許多日偽時期官廳建築的牆面磚、琉璃瓦等陶瓷構件都是用缸窯的原材料在本土生產的製作的。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上世紀80年代,多家制缸廠、陶瓷廠、建陶廠等聯合,成立了最大規模的陶瓷工業公司。到1984年,生產工藝美術陶多達64.8萬件,年銷售總額超過500萬元以上,各類工業建築陶、美術陶遠銷美國、英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吉林缸窯因此形成了當地特有的缸窯文化, 因此,有人將這裡譽為“北國陶都”。當時,燒窯工是鎮上最好的工作,工資可以達到每月100塊左右。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自來水以及塑料製品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大缸和壇罐。時過境遷,當年的大缸早已風光不再,手工藝人們也紛紛轉行,昔日燒製陶瓷的窯,現在大都也只剩下空蕩的廠房和被人遺棄的大缸小罐。

有興必有衰,輝煌不在的缸窯鎮需要的是技藝的堅守、企業的轉型和文化的搶救。2007年,缸窯傳統制缸燒製技藝入選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儲量豐富的優質陶瓷用土是吉林省復興陶瓷產業的根本。就我國當下形勢來看,八大產瓷區的原材料已經枯竭,北部缸窯的“球磨粘土”愈加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10年吉林銷往景德鎮一地的白粘土就多達5000多噸,佔景德鎮生產需要的80%。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據勘測部門顯示,我省這些陶土資源可供連續採掘200年以上。儘管如此,在吉林市場上,地產的陶瓷餐具等生活用具仍然難覓蹤影。據某家大型超市的進貨資料顯示:陶瓷餐具、工藝品80%產自唐山,也有產自廣東、福建等地的產品。吉林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借鑑其他地區先進、優良的陶瓷生產技術。

缸窯文化的烙印,已經深深的刻在了這片土地上。今天的人們,唯有紮紮實實的保護、挖掘、改進和創新,才能將民族技藝不斷傳承下去,進而重現那輝煌的時光。

吉林缸窯:傳承土與火的粗獷藝術

長春印象

一座城,一段滄桑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