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机票”没买到,反被骗

案件回放

购买“打折机票”,大意被骗

1月初,准备回北方故乡过年的张女士收到某网站销售打折机票的短信。点击进入短信上的网址后,张女士欣喜地发现确实有自己需要的机票,而且价格便宜。于是,她在网站上注册并填入了自己的详细信息。当她点击付款时,网页弹出一个私人的支付宝收钱码,要求张女士扫码付款1400元,张女士按照提示操作要求完成了付款。

付款半小时后,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过来。对方自称是平台售票工作人员,说张女士购票时身份信息输入错误,平台无法更改,让张女士重新购买一张进行改签,还要加收20元手续费。张女士购票心切,只好又给对方扫码转去了1400元。没过多久,这名工作人员又打来电话,称特价机票已经售完,询问张女士是否愿意购买正价票,只需多交300元。这时,张女士察觉事有蹊跷,不愿再向对方转钱,并要求对方立即退款。对方却声称,退款要先缴纳40%的手续费。最终,张女士发现被骗,随即报警。

案件分析

利用受害人急于回家过年的心理作案

每年春运,都有一些地方的机票、车票特别紧张,类似张女士这样的案件每到节假日便会屡见不鲜。

通过串并研判此类案件不难发现,此类案件作案时间大多在春节及重要节日前后。嫌疑人利用受害者急于回家过年、外出旅游等心理,在各类网站发布虚假售票信息,声称“可以抢到特价机票”,或是制作与正规网站极度相似的钓鱼网站,引诱受害者登录钓鱼网站,进而骗取转账。

民警支招

对“特价票”须格外警惕

春运期间,机票、火车票等一票难求。当遇到所谓的“特价票”时,市民朋友就要提高警惕了,千万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轻易汇款、转账。如果进行交易,要保留好聊天信息等有效证据,及时报警。

广大市民要通过正规渠道订购机票、车票等,不要轻信“低价票”“特价票”等“喜讯”。

留心购票付款方式。正规购票途径一定是通过安全的第三方支付途径付款,直接付款到个人账户的多为诈骗。

不要轻易点击、扫描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二维码,防止手机中毒,避免银行账户等被盗。

“打折机票”没买到,反被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