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军军史第一篇章:长征精神孕育的军魂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中有着无数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集团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岁月变迁,当中央军委下令撤销68军编制的时候我们无条件服从。带着对战友的牵挂、对家人的思念,我们义无反顾分流至新的工作岗位,有的战友留在了赤峰守备区有的战友分流去了16集团军、38集团军等等。

一声战友一生情,亲爱的战友们不知道你们过得好不好,清晨醒来每每想起起床号吹响的场景,出早操、练队列、紧急集合一幕幕在眼前回放,我来自英雄的部队68军,在这里我成为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军人。68军丰功伟绩的历史应该被后人铭记。

第一篇章:长征精神孕育的军魂

人无魂,行尸走肉;军无魂,则是乌合之众。

有魂的军队,顶天立地,光彩照人。

68军的军魂源于红1军团的孕育养成。

追根溯源,还要回望1932年。


68军军史第一篇章:长征精神孕育的军魂

周恩来、毛泽东、朱德


山道弯弯,阴雨淅沥。

在赣州激战33田最终还是失利的红军不得不下令撤出战斗,赣州被甩在疲惫的红军队伍远处,渐渐消失......

江西的暮春三月,正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南康县​唐家镇的唐家祠堂里聚满了红军青年将领,他们绑腿紧绷,黑布鞋,灰军装,虽旧不脏,粗豪之气横流。

祠堂里,众将领们聚精会神地盯着会场上讲话的人,他长长的头发,脸相俊伟端庄,下巴那颗痣颇为醒目。此人便是刚被请回来重新参与指挥的毛泽东,在场的听众都是红1军团团以上干部,这些人的名字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都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因为他们为后来新中国军队特别是68军的发展壮大孕育了一个铮铮有声的军魂。

军魂的摇篮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932年3月12日。

遵照中革军委指示,原已撤销的红1军团恢复重组。会场简陋的主席台上,毛泽东与朱德居中座,林彪、聂荣臻在两侧。


68军军史第一篇章:长征精神孕育的军魂

红军时期的林彪


朱德宣布了中革军委的任命:4军军长林彪任红1军团总指挥(军团长),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聂荣臻任红1军团政委。当年林彪年仅25岁,聂荣臻刚跨入32岁。这两位年轻得在历史上少见的将军担负起红1军团的大任。军团下辖4军和15军。4军军长王良、政委罗瑞卿,15军军长黄中岳、政委左权。毛泽东在会上介绍了刚来到江西的聂荣臻:在苏联红军学校学习过军事,当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大家听了立即投来钦佩的目光。


68军军史第一篇章:长征精神孕育的军魂

红军时期的聂荣臻


会场上,年龄最长的朱德46岁,毛泽东39岁,台下军师团一级的将领多数在27岁一下。这群青春血液沸腾的红军将领,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是久经疆场的勇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硬汉子。1军团的前身是井冈山根据地的老部队和南昌起义的干部团,其中红2师是由北伐中著名的铁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发展起来的。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红4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红5团团长由师参谋长李棠萼代理,团政委易荡平。还有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等,他们都是红军中难得的将才。​从此,红1军团成了红军队伍中的王牌,而红2师则是红1军团的王牌。这是一支资格最老、战斗历史最长的部队,后来的战斗经历也证明了他是一支以敢打敢拼出了名的军队,这支部队最擅长运动战和伏击战。部队曾经历过“三湾改编”,懂得政治建军的重要性,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坚持党指挥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灵活的战略战术原则已根植于这支部队之中。

可惜的是,当时党中央、中央军革委的指挥权在一伙不懂中国国情和军事的人手中,盲目指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不得不放弃江西革命根据地,走上长征的道路。


68军军史第一篇章:长征精神孕育的军魂

从瑞金出发的红军队伍


在长征路上蒋介石调集了50万大军严密布置了4道封锁线,企图消灭86000多人的红军。红军利用国民党军阀​内部的矛盾湘江之畔。红军本可以先敌占领全州,由于指挥错误错过了时机。红1军团接到军委的电报命令:占领全州,保障红军及军委在全州与界首之间渡过湘江。

林彪、聂荣臻已意识到这场恶战的严重性:湘桂两军大量援军几倍于我迅速压来,红军是疲劳之师,弹药不足,不善于阵地防御,只有死打硬拼,与阵地共存亡。林彪向红4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下达任务时说:“你们4团要快,拿出铁军精神拼上去,先敌一秒开火,往往就决定战争的胜败。”

中央纵队在湘江东西岸的行军速度平均每天20公里,红1团团长杨得志带领队伍做中央纵队后卫时,被中央纵队压着,一夜竟然只走了5里路。

这种完全违背战争规律的行军,使红军在湘江江畔陷入敌军的四面包围之中。仗打到这份上了,谁胜谁败,完全彰显部队的军魂。红5团在兴峰岭上打的所剩无几,昏死过去的机枪手醒过来后,看看身边还能动的只有政委易荡平,说:“政委,帮我压子弹。”易荡平说:“没有子弹可压了。”当敌人冲上阵地时,为了不当俘虏,政委易荡平用警卫员的枪对准自己头颅扣动了扳机。拼杀出了名的湘军看到这种情景惊呆了,有人说了一句:“红军硬是不怕死喽!”

受到篇幅限制作者每天都会更文,下一篇​陈坊仁救杨成武、九死一生渡湘江。

如有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