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一切還不是為了錢(一):無本萬利的生意

線下助貸作為金融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算得上是離錢很近的一個行業,部分從業人員的微信名稱就是“人民幣的搬運工”。

業內也常見這條廣告:我們不賣其他東西,我們只賣錢。事實上,根據《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不可以進行批量買賣或大量投資。

前面有說過,線下助貸不可避免的需要與人打交道,而人,基本上都是趨利的。那麼,在一個離錢這麼近的行業,拿著可能連當地最低基本工資都達不到的底薪,除了吃苦耐勞正規經營外,從業人員的快速賺錢之路在哪?

1、和客戶一起“發工資”?

曾有人這麼評價:一個身無分文、找遍親朋好友借不到幾千幾百,最後被迫轉投網貸的人,涉及黃賭毒十有八九,當然,其中也不乏好吃懶做之人。

這樣的人對社會來說可能不值一文,但對於線下助貸從業人員來說卻可能是金主,倘若此類客戶是要錢意願強烈,極度配合,那還算的上是個唯命是從、任由擺佈的金主。

此類客戶往往會被帶去找專業人士走上擼網貸、辦信用卡、花唄套現等路子,實在不行還有最後一招——空放,即民間高利貸的美化詞。


說到底,一切還不是為了錢(一):無本萬利的生意


這樣各種流程走一遭後,將客戶身上所剩無幾的最後信用價值榨取得乾乾淨淨,最後放款數額幾千到幾萬不等,資質稍好點上十萬的也有。

與之對應的,也有資質極差、各渠道放不出款來的客戶,碰到這種情況,對從業人員而言無非是自認倒黴,浪費點了時間罷了。

這其中的賺錢之道就在於高額的手續費,一般是收客戶下款額的20%以上,比如客戶下款1萬,線下助貸人員提成2000以上,試問社會上現在哪裡有這麼無本萬利的生意?

當然,這樣的客戶只需要錢,壓根就沒有打算還款,一旦下款就當兩人發工資,所以縱然有聯合騙貸的嫌疑,對他們而言,金錢面前,法律和道德算什麼?

說到底,一切還不是為了錢(一):無本萬利的生意

反過來說,現金貸平臺至今仍然存在,定是有利可圖,這邊有人擼口子下款不還,必然有其他人連本帶利填補了平臺壞賬的損失;這邊有人套出錢來,那邊說不定就有上新聞某人因網貸負債纏身,家破人亡。

線下助貸人員在內心說服自己的是:客戶反正要錢,不找你還會找別人,放在眼前的錢,不賺白不賺。對於老油條客戶來說,有門路放款,那麼雙方一起“發工資”美滋滋,但對於剛入此歧途的人來說,助貸從業人員的推波助瀾,無異於送人入火坑。

2、過高的所謂“服務費、手續費”

整體來說,助貸行業固有的中介屬性沒法改變,出於勞動和收益考慮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是處於何種狀況下,收取的比例和是否違規。

線下助貸機構出於合規,嚴禁員工在本機構收取所謂的“服務費、手續費”,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部分從業人員鋌而走險,仍然會以各種名義收取客戶的高額費用,一旦被發現,丟工作事小,搞不好還會把自己搭進去包吃包住。


說到底,一切還不是為了錢(一):無本萬利的生意


助貸人員將客戶介紹給其他放款機構或者銀行放款,畢竟線下獲客成本極高,從中收取合理的服務費用也能理解。而一旦用力過猛,碰上的客戶也是硬茬,往往吃不了兜著走。

前幾個月東莞一助貸從業人員被抓,盛傳的情況就是客戶放款100萬,到手80萬,人心不足蛇吞象,業內有敢這麼幹的您儘可想象。客戶最後選擇報案處理,幾十個警察包圍封鎖寫字樓的場景何其震撼,該業務員被手銬加身,眾目睽睽之下帶離現場,想必其一時半會,是見不到外面的太陽了。

3、內外勾結瞞天過海

如果說前面的伎倆屬於小打小鬧的話,信審部門內鬼聯合助貸人員內外勾結的行為則屬降維打擊。這也無怪乎行業內總有人會有獨特的內部放款渠道,而過度包裝、偽造客戶資料共同欺詐,似乎也是一條來錢快的路子。

凡普總部今年就曾舉報煙臺分公司員工勾結客戶和黑中介,以虛假資料騙取總部貸款100餘筆,金額近700萬元!

總部在查出貓膩後報案,然後以開會名義將分公司全部人員召集至一酒店,直接將其一鍋端,現場抓捕40餘人。事後查明,該分公司業務員、客服員、風控審核員等沆瀣一氣,蛇鼠一窩實為罕見。


說到底,一切還不是為了錢(一):無本萬利的生意



誠然,整個助貸行業的存在和作用不容忽視,但正如文中所述,畢竟這是一個離錢很近的行業,人都是逐利的,金錢利益面前,有人取之有道,自然也有人為之瘋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