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貧窮,但無所不有”

“我貧窮,但無所不有”

朱生豪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默然承受命運暴虐的毒箭,還是挺身而出,反抗人世間無盡的苦難,通過鬥爭將它們清除?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莎士比亞全集·哈姆萊特》朱生豪譯

這些天,經朋友推薦剛剛讀完《民國的氣質》,才慚愧地發現原來民國時代有一位不平凡的翻譯家,中國譯莎之父:朱生豪。

他不愛說話,表面是死水,說話像蚊子,內心卻是火山,只要給他一支筆,他就能使一張紙有靈魂。曾有人稱讚他:古代蘇軾方有的才氣。

有一天,他開始翻譯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像是他跨越400年時空的知己,從此,他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他花了2年時間,翻譯完了第一部分喜劇。他準備再花2年,完成全部《莎士比亞全集》。但是世事難料,八一三的炮火炸燬了閘北,也炸燬了他的譯稿,他從頭開始,重新翻譯。4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衝進租界。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所,再次失去了重譯的稿子。

他經歷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刻,但很快他開始第三次重頭翻譯莎士比亞。極度貧困和顛沛流離的情況下,他堅持譯莎,忍受病痛,最終卻因病離世,僅擁有32年的生命。死後,留下年輕的妻子和1歲的孩子,以及中國翻譯界至高無上的榮譽。

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對妻子說過一句話:“我貧窮,但無所不有”。仔細體味這句話的背後,包含了他單純的為人、純淨美好的夢想,以及他同樣美好的愛情。

縱觀他的一生,除卻榮譽,有太多讓人欽佩的精神,愛國、拒絕接受日本人手下的工作;對夢想的執著、民族誌向、不放棄、拼搏……但最讓我動容的是他為夢想的執著精神。

你有多久沒有對自己提到過夢想,或者剛剛停留在放棄夢想的路上。夢想聽起來,可能過於遙遠,卻真正存在心底,一直以來我們卻不習慣於開啟,對夢想望而卻步。現實社會的壓力已經習慣給予我們匆忙的腳步,和“逆來順受”的心,就這樣吧,我怕,算了,我沒有那麼好的命。

因為有夢想指引,所以即使貧窮,卻內心強大,精神富足。那些為夢想努力打拼的人,散發著迷人的光芒,令人羨豔。有夢想的打拼,路途也會變得美麗。他們即使困難重重,卻內心強大,雖然跌倒,卻能快速站起。面對現實,所向披靡,面對未來,更掌控在自己手裡。

“我貧窮,但無所不有”!做一個有夢想精神的人吧,從今天開始,不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