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餓了麼現在的佣金已經從一年多以前的18%漲到了24%。”

“從去年6月開始在餓了麼平臺做線上運營,佣金也已經從當時的20%上漲到了24%”......

某餓了麼平臺商家們向財經網說道。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日前,在餓了麼總部“陽春麵”會議室,轉戰生活服務逾十個月的王磊坐在商家中間,還篤定地扔出新年以來第一彈——暖冬計劃。其中,最為豪情的一筆就是要給商家“解壓”。王磊宣佈口碑對商家收費最低可以到競對的五折;餓了麼的商戶費率不會漲,要用實實在在的賦能和實實在在的讓利,幫助全行業過一個實實在在的暖冬。

一邊承諾不會漲價,一邊卻很誠實地提高了佣金,打臉無疑。餓了麼緣何如此?

餓了麼佣金上漲,刺痛商家敏感神經

“餓了麼/美團來新訂單了......”

筆者在一家陝西面館吃著濃湯西紅柿面,十幾分鍾內,外賣接單提醒播報了三回。老闆娘有條不紊地接單、打單、遞單,空隙之餘分裝盒飯,交給騎手。麵館是夫妻店,不足20平米,屋內擺放四張長條桌子,店面顯得略微擁擠,麵館位於上海某區的老住宅區,周邊樓宇林立,恰好位於主幹街道旁,保證了一定的人流量。

“美團和餓了麼的(訂單)比來店裡的人多,高峰的時候兩個人配合好,也能忙過來。”老闆娘話語中夾有陝西腔,2015年舉家到上海,麵館生意是唯一收入來源。老闆娘表示,正常每日營業額有2000元,高峰時翻倍,線上的訂單佔大概6成,正常一天賺1000塊左右。

像麵館這樣以快餐、簡餐為主的商家對美團、餓了麼的接受度近乎百分之百。嚴格來講,外賣市場攻城略地4年,市場教育工作已是瓜熟蒂落。

類似的小店、連鎖快餐是外賣的主要陣地之一,在上海,這樣的店鋪一般客單價在20-40元之間,日均營業額2000-4000,而客單價在40-100甚至更高的則來自於較大的餐館及品牌餐飲店。據筆者瞭解,上海外賣行業標準佣金是18%-22%。

佣金是商家最敏感的神經,和麵館老闆娘相比,某鴨湯雞腿飯店的馬先生則更擔憂。

據財經網瞭解,馬先生在餓了麼平臺上線的第二個店鋪,而之前運營近一年的店鋪目前已經關閉。“2017年11月開始店鋪在美團和餓了麼兩個平臺做(運營),日單量最高的時候兩個平臺加起來能在400以上,每天淨收入大概有1000元左右,雖然看著一個月幾萬塊,但幾個人合夥做生意平均下來就很少。為了賺錢,2018年末開始自己開店,重新在平臺上線運營。”

“沒想到如今新店更難做。”馬先生表示,“目前美團的店鋪還沒有成功審核上線,但在餓了麼已經運營了一段時間,而餓了麼現在的佣金已經從一年多以前的18%漲到了24%。”

“上一個店鋪在餓了麼上線初期,平臺鼓勵(店主)做獨家,就是店鋪只能在餓了麼平臺上線,當時給申請了佣金降低到14%,但因為我沒有選擇獨家,所以一週之後佣金恢復到了18%,還是在能接受的範圍。”馬先生表示,“如今每單佣金上漲了這麼多已經很難做了,而平臺還要做超級會員、要做滿減的活動。”

根據店主馬先生的解釋,餓了麼平臺的超級會員在各店鋪點餐都能使用相應的店鋪紅包減免,每個店鋪超級會員的紅包額度差異,主要看店主自身的補貼力度,每一單店主必須補貼最少3元。

“你必須補貼,因為補得少用戶就不選你的店,單量瞬間就能下降,店鋪的排位相應就會靠後。餓了麼業務經理看誰家銷量高或者做獨家,配送費會給補貼一部分,排位靠後就什麼都沒有。馬先生表示,“餓了麼的玩法套路、用戶的實惠,實際上最後全是商戶承擔,跟著白玩。”

其實,佣金調整是一個系統性、持續性、具有差異性的工程。由於城市不一樣,甚至同一個城市的區域不一樣,規模不一樣,店鋪連鎖與否,最終的佣金是不一樣的。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變相”佣金更可怕

在財經網《外賣平臺佣金集體上調 餓了麼最高接近26%》一文中,商戶提供的配送服務頁面截圖中顯示,餓了麼平臺的蜂鳥配送佣金收取達到了26%,且保底價為5.5元。商戶如選擇蜂鳥配送服務合作,相應佣金支付、補貼成本核算下來依舊不低。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有商家反應,在餓了麼上使用的用戶紅包,一般會算到商家頭上。這樣算下來,餓了麼的整體收費不便宜。比如,經常使用的超級會員紅包(商家承擔4元)和外賣節紅包(商家承擔3元),如果不開就沒有流量加權。

再者如果出現配送超過一定時間,外賣仍未送達導致用戶取消單,美團一般會全額承擔商戶損失;但餓了麼到時間了就不給發,配送要求商家自行配送(服務費還是一樣抽點)要麼取消訂單。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最近,餓了麼王磊對外表示:少向商家收錢,多給消費者貼錢。同時帶來“暖冬計劃”,表示要用實實在在的賦能和實實在在的讓利,幫助全行業過一個實實在在的暖冬。”如此一來,是否會有更多的商家選擇餓了麼呢?

其實,每個商戶心中都有一杆秤。

除了佣金,其實活動費用是每個商戶眼中最大頭的支出。雖然說活動是自願原則,但是如果不參加活動則拿到手的訂單就會少,甚至沒有。在百度貼吧餓了麼商家吧上也看到類似很多的抱怨。

例如,一單29元的外賣,佣金是18%,算上餐盒1元、活動補貼11元、服務費3.9元等成本,一單收入15.1元,這裡還不算1.2元的點擊推廣費用及20%轉化率帶來的廣告費用以及人工、材料、房租等。如此看來,單量保證不了,客單價上不去,加上平臺活動費用,餐飲的毛利確實不高。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甚至有的商家表示,面對日益上漲的抽成,將可能嘗試安排自己的騎手配送外賣。蘭州的一位米粉店的王先生也表示自己有另外一條道路。“店面在學校旁,我手機裡有好幾個500人的大學生點餐群,自己做也能賺不少。”

可見,平臺佣金是決定商家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費率上漲,變相“佣金”劇增,商家們只能“自謀出路”。

“打臉”三連

不妨從上述商家反應中看餓了麼的“暖冬計劃”。餓了麼王磊承諾,口碑在競對基礎上打五折,餓了麼(外賣)不漲價的承諾。聽起來更像餓了麼打臉“三連”。

從很商戶的溝通中,對於平臺提高抽成這個熱議話題,有幾點事實是比較清晰的。首先,餓了麼承諾不漲價,但是佣金該上調還是上調,而且調動的幅度不少;其次,因區域、城市地段、店面規模甚至經營情況不同,平臺費率情況則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第三,平臺佣金上調,商家的反應時比較激烈的,具體怎麼調,如何去做好二者之間的平衡很關鍵;第四,餓了麼和美團外賣的競爭焦灼,商家是搶奪市場的核心點。

從事實出發,可以看到餓了麼“暖冬計劃”的打臉漏洞。

1. 餓了麼承諾不漲價,卻漲到行業最高;

2. 口碑的五折承諾華而不實;

3. 餓了麼指責行業惡性競爭,外賣佣金比電商高,形同搬石頭自己砸自己的腳步。

據瞭解,2015 年,口碑曾提出 3 年內不收商戶佣金。免費策略曾令口碑賺取大量商戶的好感,也令口碑在到店市場迅速規模化。三年期限已過,口碑收費閘門隨之要打開。今年1月,口碑啟動商業化,1-2月份為過渡期,從3月開始,商家在口碑平臺使用套餐售賣、手機預點單等服務,將按照平臺所帶來的實際交易額繳納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率。

餓了麼王磊表示,口碑雖然最近正在進行商業化嘗試,但對商家的收費最低仍然是競對的五折。這裡有一個“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邏輯,相當於說口碑在免費的基礎上打五折,這和免費無異。

在涉及到行業的良性發展問題上,餓了麼應該做維護者而不是攪局者。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讓商家承擔補貼成本,餓了麼“變相”佣金更可怕

“科技四少”:2018上海年度新媒體人,60%閱讀者為,媒體,公關,企業管理者!深受讀者喜愛!另外,科技四少已經覆蓋百度百家,搜狐,網易,界面,今日頭條,鳳凰、一點資訊,一鳴網,烽巢網,大魚號,艾瑞、等自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