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写尽杜牧心中遗憾,心爱的女子嫁作他人妇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晚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世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此诗写尽杜牧心中遗憾,心爱的女子嫁作他人妇

对于杜牧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出自他的手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是他的作品,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他的《叹花》诗,原诗如下: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是著名的风流才子,留下了许多风流轶事,尤其是在扬州时,其足迹踏遍青楼,常常醉宿不归,留下了“落魄江湖在就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而《叹花》这首诗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此诗写尽杜牧心中遗憾,心爱的女子嫁作他人妇

据《唐才子传》上记载:一次,杜牧到湖州游玩,看上一位美丽的民间女子,不过才十多岁。杜牧就给了女子的母亲一笔钱,并且与其订了一个十年之约,说自己十年之内会来这个地方任职,到时就会娶了她。

之后,杜牧多次上书希望到湖州做官,但是直到过了十四年,杜牧才得到机会,做了湖州刺史。等寻访到当年那个女子时候,发现她已经嫁人三年,并且已生了好几个孩子了。杜牧感叹其事,所以写了这首诗。

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

此诗写尽杜牧心中遗憾,心爱的女子嫁作他人妇

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

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之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似乎只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女人已经嫁人,自己错过了这一段美好姻缘的深深叹息。

此诗写尽杜牧心中遗憾,心爱的女子嫁作他人妇

该诗构思新颖,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可以把它看成单纯的咏物诗,也可以看成一首喻意诗,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妙龄已过,结婚生子。

由于年代的久远,流传过程中的差异,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又题作《怅诗》,文亦略有不同,笔者录出供各位读者欣赏,原诗如下: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