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手冊》:你的能量超乎想象

一個人被丟在冰天雪地的荒野中,怎樣才能活下來?

《荒野求生手冊》中,貝爺沒有強調技術問題,他說“生死往往只繫於一念之間”,技術可以學習,心靈的火卻無法複製。


《荒野求生手冊》:你的能量超乎想象


一個人被丟在冰天雪地的荒野中,怎樣才能活下來?

《荒野求生手冊》中,貝爺沒有強調技術問題,他說“生死往往只繫於一念之間”,技術可以學習,心靈的火卻無法複製。

生死之間,精神強大者就算缺乏知識也可能存活。

貝爺講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阿波羅十三號宇宙飛船三個油箱炸了兩個,最後還是成功返回地球的故事,另一個是兩個普通美國人飛機失事後,在零下45的酷寒之地存活7周,最終成功獲救的故事。

宇航員擁有強壯的身軀、絕佳的適應能力以及堅韌的心志,生存下來無可厚非。

後者則比較傳奇,因為他們缺乏求生的技巧,甚至沒有明智的判斷力,他們生存下來原因不是知識,而是精神。

貝爺說,選擇探險隊友的話,如果要在知識和精神之間做個選擇,他絕對會選後者。

可見,荒野之上,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那麼,什麼構成了我們的精神?什麼影響了我們的精神?

《荒野求生手冊》:你的能量超乎想象

生活由無數個選擇組成。

兩個人去食堂打菜,一個選擇西蘭花,一個選擇炸雞塊。長此以往,後者可能會缺乏維生素b而造成神經性耳鳴。

兩個人上大學,一個賣手機卡繼而創業,一個泡圖書館宅宿舍。長此以往,後者可能會讀到博士,去高校教書。

我一直相信,選擇組成人生。大大小小的選擇,成就了現在的你。如果你對現狀不滿,最棒的方法就是反省自己到底哪個方面選錯了。至於你為什麼會選錯?這就涉及到想法的問題。

《荒野求生手冊》:你的能量超乎想象

左右選擇的,是你的真實想法。

我看過一部電影,王子為了治療口吃,屢受挫折。終於一日覓得名醫,他讓王子帶著噪音耳機朗讀《哈姆雷特》,結果非常流暢。

我們都認為口吃是一種病,但它其實是一種人為的選擇。

也就是說,王子選擇了口吃。

這麼說可能會被王子揍成豬頭。

但是錄音不會騙人,真相就是王子由於內心恐懼,只要意識到自己在說話,就會選擇口吃,所以,帶上降噪耳機,他就是行走的吐槽大會。

王子堅信口吃粘著自己,就像胖子說:我也不想胖啊。

你不想長胖,為嘛不多吃點蔬菜,多運動呢?你的真實想法就是想長胖啊。

人具有欺騙性,我們跟自己說“我也不想長胖,我是被逼的,因此我沒有錯,都是辣條奶酪的誘惑”,好像這樣,變瘦就成了無奈之舉,不必為此費心。

其實這不過是掩飾,掩飾你怕苦怕累怕饞嘴的本心。其實你的真實想法是:“就算胖也沒關係,我不想吃苦。”

《肖申克的救贖》中,黑人出獄後,雖然身體已經自由,但是保留著坐牢的習慣——上廁所要獲得老闆認可,否則一滴尿也出不來。

生活何嘗不是思想的牢獄。想法如同粗長的鐵絲,纏住四肢。歷年累月,深入血肉。

我們在牢籠中成長几十年,已經感覺不到鐵鏈,反而認為這就是真理,並且為這醜陋的真理找了無數借口,掩飾它的真相。

《荒野求生手冊》:你的能量超乎想象

想法匯聚成精神

想法像樹葉,精神像樹枝。無數個想法匯聚成一個人的精神。

我想變瘦,我選擇健康食物;我想寫作,我每天早起寫小說;我想健康,每天晚上喝杯牛奶吧。

那麼我就擁有了自律的精神。

任何一種精神不是一天養成的。自律也不是。

演員們、運動員對身體管理要求嚴格,因此在各個方面都會比較自律,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

就像奧運冠軍李小鵬對女兒奧利雖然寵愛有加,但是不允許她吃很多糖,還教育她不要因為搶奪玩具而哭泣,這些是李小鵬自律的體現。

他控制了溺愛女兒的天性,把是非對錯教給女兒。

長此以往,如果奧利能夠領會這種精神,她會比同齡女孩更精緻、優雅,這又會成為奧利的一種人格魅力。

她在做其他事情時,也會懂得控制情緒,大方得體。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胡歌、楊麗萍、路遙,他們勤奮自律,這種品質展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個人獨有的魅力。

當然,作家不擅長拳擊,武士不擅長寫詩。這本無可厚非。

尋常生活,就是懶惰,也沒啥大毛病,都是個人特色。

但,一個人,不能放縱。

想法為葉,精神為枝。蟲子吃了一片葉子,沒關係;吃到樹心主幹,就要命了。

如果路遙貪圖享受,《平凡的世界》就不會誕生。

如果楊麗萍貪念美食,容顏和身材將一去不復返。

你在做選擇時,你在反省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時,一定要謹慎。

不要長成油膩大叔或者大媽,要40歲依然怒馬鮮衣似少年。

《荒野求生手冊》:你的能量超乎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