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鳳陽,一座位於安徽的城市,在幾百年前的元朝,它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知道有一天,鳳陽出身的草根朱元璋當了皇帝,鳳陽一朝成名天下知,也可以說,鳳陽是那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傲骨錚錚大明朝的起點,而如今提起鳳陽,更為人知的卻是它本地孕育出的一種民間藝術,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出自貧瘠小縣,卻能名揚天下,這與它獨特的傳播方式緊緊相連,也對它的表演風格影響深刻。生啃樹皮的災荒年,扶老攜小舉家逃荒,一路上唱著自編的鳳陽小調,求得主人家一時高興賞幾口吃的兩個同伴,一家老小撐過艱難時間,才能返回故鄉,祈禱來年再不要是個災年,能安穩度日。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細細的兩個竹竿敲著巴掌大的小鼓,伶俐的小姑娘唱唱跳跳,鮮豔的衣裳,綻放的小花,五彩斑斕間,一段鳳陽小調情真意切,生機勃勃。高高的徽派建築前,一群群花鼓藝人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小鼓上裝飾著漂亮的綵帶,圍觀的群眾陣陣喝彩。聚集的人群越來越多,藝人們唱的更起勁兒了。

出自民間的藝術形式總是非常接地氣,他們在樸實的大地上傳播,被更多的人接受,傳唱,一步步的擴大影響範圍,成為一種能夠替百姓發聲的藝術。地裡的小麥又熟了,遠處傳來小姑娘咚嗆的鼓聲和清脆的聲音,揮動鐮刀的手更加起勁了,今年是個好收成啊。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鳳陽花鼓的唱詞是最直白的百姓白話,每一句唱詞都是普通人心聲的表露。他們用自己的理解為這些話語加上了音樂,配上了舞蹈,唱唱跳跳間,獨成一脈藝術流傳下來。從鳳陽人的自娛自樂到成為迎接客人的表演,再到走出門戶跨越海洋。鳳陽花鼓作為土生土長傳統藝術,雖然微弱,卻仍將星星點點的聲音灑在了神州大地上。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 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昇天金鳳翔, 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 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 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 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鳳陽花鼓詞】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悲也歌,喜也歌,民間的藝術簡單直接。人們習慣了用最能夠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感情,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用他們的智慧唱豐收,唱悲苦,宣揚著鳳陽的歷史和傳說,讓故土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

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是歌,鳳陽花鼓,下里巴人也是歌。這是來自民間的聲音,是歷代統治者極少聽到的傾訴。他們從本心發聲,不斷絕的唱著,或許有那麼一段兩段,能傳給天高皇帝遠的京城,唱給皇帝聽。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有人曾說,鳳陽花鼓的詞沒有太多的藝術性,是啊,或許文人雅士不屑於聽,這是唱給農民,唱給普通人的歌。縱然它沒有華麗的詞藻,卻有著最真摯的情感,最淺顯易懂的道理。鳳陽花鼓,民間來民間去,沒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平淡的穿梭於每個人口中,恰恰為它的傳承留下了保障。

鳳陽花鼓:竹棍小鼓咚嗆調,花齡小女碎銀鈴

鳳陽的天帶著從百年前來的經受過饑荒的滄桑和風雨過後無限的生機,襯著十月的天,去鳳陽聽一場花鼓小調,看一看花鼓樓,感受一份百年前的龍氣,大抵是會豪氣萬丈,英姿勃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