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上線三年為何還總能霸佔遊戲榜單前列?

《陰陽師》遊戲已經進入第三年。兩年多以前《陰陽師》上線並且很快贏得了20多萬DAU,"非洲人"、"SSR"等遊戲詞彙席捲了各大社交平臺,甚至帶動了大量非遊戲用戶開始參與卡片遊戲也使得網易的表現在2016年第四季度飆升,而網絡遊戲的淨收入達到了89.59億元。2016年是《陰陽師》上線的第一年,也是國內二次元手遊的第一年。雖然在瞬息萬變的手機遊戲市場,《陰陽師》作為一匹黑馬,爆炸的熱度逐漸消退。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調,從今年開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個"老遊戲"上最暢銷的名單。

陰陽師上線三年為何還總能霸佔遊戲榜單前列?

進入第三年的《陰陽師》,表現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遊戲數據往往處於正常的穩定水平並不奇怪。但也許《陰陽師》的起點太高,隨後的自然放緩也很容易被公眾放大和誇大。事實上,無論是來自App Store中的《陰陽師》排名還是其收入,這款遊戲的表現都相對穩定。

陰陽師上線三年為何還總能霸佔遊戲榜單前列?

從最近一年《陰陽師》在App Store遊戲暢銷書排行榜的排名趨勢來看,《陰陽師》仍然保持在TOP50之內,並且經常停留在TOP20,在每個版本的大更新或大型活動中都會衝到TOP5之內該位置甚至攀升至頂峰。 12月26日,《陰陽師》更新了今年的最後一個版本,"邪惡的上帝降臨",今天它已經列入了兩天,這顯示了這個遊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陰陽師上線三年為何還總能霸佔遊戲榜單前列?

為什麼一個回合制的紙牌遊戲玩家在兩年後具有如此高的收入和爆發力上線?回顧一下,除了網易連續內容深化和《陰陽師》的IP衍生佈局之外,還有產品本身的高品質。早在2016年底,《陰陽師》就提出了IP文化圈構建和泛娛樂佈局思路,在《陰陽師》遊戲的基礎上向漫畫、舞臺播放、動畫等娛樂形式的擴展準備和佈局。在2017年9月首次測試的《決戰平安京》上,我們看到《陰陽師》是IP的可塑性。回顧整個2018年,《陰陽師》在IP衍生佈局中實現了"盛開"。

陰陽師上線三年為何還總能霸佔遊戲榜單前列?

從3月到4月,《陰陽師》音樂劇在日本 東京和中國 深圳、 上海、 北京四個地方巡迴演出共34場比賽,好評如潮,以及關於#陰陽的微博號碼音樂劇##的讀者已達到1.1億。音樂劇的形式是網易在探索遊戲IP發展時的大膽嘗試,遊戲的世界觀以另一種二維形式建立,同時也給玩家帶來強烈的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