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我是佩奇,这是我的弟弟乔治;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爸爸……”

英国动画片《小猪佩奇》自两年前引入中国播放以来,这段开场白已经深入人心,而粉红色的小猪“佩奇”也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 在《小猪佩奇》给中国儿童带来欢乐的背后,是众多“幕后英雄”的不懈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为角色配音的配音演员。是他们惟妙惟肖的演绎,赋予了角色崭新的灵魂,筑起了外国动画片与中国小观众之间的桥梁。

在这部戏当中,主角“佩奇”那把俏皮可爱的声音的主人就是来自上海的新生代配音演员陈奕雯。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拥有了8年多的配音经验。从电视剧、电影、动画片到舞台剧和游戏,她演绎过的角色不下百个;而她的声音也跟随着角色化身为千百种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入观众的耳朵里。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陈奕雯

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却一直保持着低姿态和平常心。在工作中可以“上天入地”,甚至打破“次元壁”也毫无压力的她,却自嘲自己生活中是一个“无趣”的人。” 但在配音的过程中,我可以释放许多从来没有在生活里遇见过的情绪和感受,我觉得那一刻的灵魂很新鲜,也很自由。”

误打误撞入了行陈奕雯籍贯苏州,毕业于同济大学电视编导专业,最初并非科班出身,用她自己的话说,进入配音这一行纯属“阴差阳错”。

她的第一次录音经历要追溯到9年前,彼时的她和很多观众一样,对于配音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以为电视里看到的片子都是演员自己的声音。直到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部台湾偶像电影即将在CCTV6播出,片方需要为女主角找到一把既没有台湾腔,又略带青涩的干净声音,当时还是“门外汉”的陈奕雯参加了试音,竟然真的被片方选上,误打误撞开始了自己的配音之路。

万事开头难,这条路开始并不好走。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而这两个角色的配音工作却都交由陈奕雯一人来完成,初来乍到的她只感到无从下手。“当时最大的障碍是对口型。需要同时看着稿子上的内容和画面里演员的表演节奏,将口型严丝合缝地对上。那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没有捷径走,我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陈奕雯在录音棚工作中

所幸她遇到了自己的领路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王苏,她也是那部电影的配音导演。看着陈奕雯手足无措的样子,王苏老师将她带进了录音棚观摩学习,当看到为男主角配音的演员孙晔在为录制一场重头戏而嚎啕大哭的场面时,陈奕雯被深深地震撼了,她第一次对配音工作有了清晰认识。

“其实对口型只是整个配音环节中最基础也最简单的一件事,配音演员这四个字的最终落地的是‘演员’二字,它不是单纯机械地念稿,也不需要多华丽的声线来展现技巧,它需要的是真情实感。”

开窍之后的陈奕雯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任务”,而她已经被这个职业深深地吸引,决心把配音这条路走下去。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花千骨》剧照

曾在录音棚哭一天在那之后的四年里,陈奕雯开始崭露头角,陆续在几十部电视剧中担任配音演员,从古装戏到现代戏,从武侠片到言情片,只要是片方安排的角色,她都会欣然接受,并认真去揣摩不同角色所需要表达的情绪。“相对来说,配音演员是比较被动的,但我认为配音演员应当是全面的。如果只是以固定标签来给自己设限,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配音演员。”

正是因为这份“不挑戏”的执着,陈奕雯的配音能力越发全面,她在2014年底迎来了“花千骨”这个重要角色。

与之前的角色类似,陈奕雯也是通过参加试音而获得“花千骨”的配音资格,彼时的她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经验,但为了把“花千骨”这个核心角色演绎到位,她做了很多功课。

“当时《花千骨》在录音之前,原著作者果果正好在上海,我们就在酒店房间聊到差不多凌晨一点,后来我们有个弯儿没绕过去,又接着在大堂里面讨论了很久。然后因为我是接力棒的最后一环,原著和拍摄上的一些还原或改变,都需要在我这里执行好,该稳住的要稳住,该加一点、减一点的地方都要有分寸。

所以很多细节其实我们真的都是随时在调整的,整个团队也是在最后一刻还在为这个戏努力。”陈奕雯说。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赵丽颖饰演的“花千骨”由陈奕雯配音

电视剧《花千骨》2015年播出时在收视率方面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并打破了当时的网络播放记录。这成绩的来之不易大概只有参与其中的人能体会,作为女一号配音的陈奕雯更是感触颇深。“可能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我始终都是‘体验派’的表达方式,我必须真的进入角色才能做到真的表达。剧组也给了我足够的信任,最终录制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在录音棚单收的,是一份没有参杂其他理念和意见的独立作业,所以它完成的很诚实也很自我。

为了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角色中,陈奕雯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眼泪,尤其到了录制后期,随着角色情绪和遭遇的变化,陈奕雯在录音时数次失控,常常大半夜一个人在录音棚里放声大哭,有时候甚至会呆在录音棚里哭上整整一天,但对她来说,这些都是基于角色本身的情感,她过后也能及时抽离。

“花千骨是一个和我非常非常有缘分的角色,她也许不完善也不完美,但是确实是我当时可以拿出所有心力,问心无愧交出的一张成绩单。用很吓人的说法就是,录音的那段时间我真的觉得花千骨她就在我身上。”陈奕雯说。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陈奕雯在录音棚进行配音

“住”进佩奇身体里到了2015年,陈奕雯又迎来了另一个重要角色——风靡全球的卡通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2004年诞生于英国,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在全球范围内笼络了无数粉丝。在这部以家庭为核心的动画片中,以小猪佩奇一家为代表,小动物们都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尽管偶有小挫折,但整体的基调积极向上,童趣十足,虽然每集动画片只有短短5分钟,却总能用简单的笔触勾勒出很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在《小猪佩奇》中,陈奕雯为“佩奇”配音

迄今为止,该动画片已于全球180个地区播放,同样地,自引入中国播放以来,《小猪佩奇》毫无意外成了孩子们的“挚爱”,今年以来该卡通形象更是在网络上持续被热议,摇身一变成为现象级的”网红”。

但对于陈奕雯来说,当初参加试音时对这只粉红小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我那时候没看过原版的动画片,所以完全不知道这个角色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

作为一个专业的配音演员,陈奕雯已经习惯了在不同的角色之中“变身”,为了还原这只稚嫩可爱的小猪,她认真地看了原著动画片,并给出了自己特有的演绎。“英国原版的佩奇是由小朋友录的,那个声音特别棒,但是无论是从声线还是年龄,我们相差都很大,所以刚开始我也会比较担心这个巨大的‘不同’。不过在实际录制的过程中,对于音色,还有人物的诠释部分,片方都给了比较大的创作空间。并没有要求我去贴和原版的声线,而是希望我以自己的解读来完成中文版的“佩奇”。”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小猪佩奇》剧照

对于这个角色,陈奕雯给出的演绎方式就是让自己“住”进佩奇的身体里去,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自己的声音贴近角色的灵魂,把这只小猪身上的天真可爱以及一些小毛病都演绎得恰到好处。随着中文版《小猪佩奇》在国内迅速走红,陈奕雯的声音也成了很多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很快,陈奕雯周边的朋友都知道了她就是“佩奇”背后的那个人,纷纷要求她给自己的孩子打电话,用“佩奇”的声音与孩子们交流,陈奕雯的业余生活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但她深知这个角色对于孩子所能起到的正面引导作用,所以就算工作再忙,她也会不厌其烦地,在每天晚上准时“化身”为“佩奇”,轮流哄朋友们的宝宝睡觉。

而这种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沟通体验有时也是双向的,“我有一次生病嗓子哑了,没办法用佩奇的声音和电话那头的小朋友聊天。然后她就以为是佩奇病了,特别暖心的对我做了很多叮嘱,比如要听妈妈的话乖乖吃药,打针要勇敢不要怕痛等。那一刻,我觉得非常感动。”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回到生活中还是我自己”从业8年,陈奕雯在配音界已经逐渐修炼成一个多面手,但她依然把配音当作一份很纯粹的工作来看待,虽然长年在幕后默默奉献,她也不觉得遗憾。“这是一个没有观众的舞台,你不必为谁笑为谁哭,你所有的喜怒哀乐不仅仅来自于创作本身,更多的是进入角色之后的自然而然。”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生活中的陈奕雯很低调

对于已有的成绩,陈奕雯也看得很淡,“无论它是佩奇,小骨,还是其他,每一个作品和角色都是我真心付出的结果,没有特殊,也没有区别。我只是一个配音演员,我完成的也只是作为一个配音演员最基本的工作而已。在配音的过程中,我可以穿梭在不同的种族,国度,时代,甚至是不同物种的生命里,但回到生活中,我就是我自己,我也只是我自己。”

对于未来,陈奕雯表示顺其自然,不会刻意去改变什么,作为晚辈,她依然要向业内的前辈学习,但有一点不会变,对于每一个角色,她都会用自己的真心去演绎。

“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 这是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鞭策。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青云志》中为碧瑶配音

喜欢玩游戏的也一定听过她的声音,比如:英雄联盟的仙灵女巫璐璐

每天都被魔性的笑声洗脑的小猪佩奇原来是她配的音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角色,比如最近刷屏的《啥是佩奇》为新年大片《小猪佩奇过大年 ​​​​》做的宣传广告,也许你们能看到真的佩奇真身,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