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查爾斯·艾略特(Eliot Charles,1859-1897)是美國景觀設計師,是著名的區域規劃先驅,他的區域規劃思想為世界綠地體系規劃奠定了基礎。他在塑造波士頓都會公園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還設計了多個公共和私人景觀,在諸多景觀領域出版了大量著作。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 艾略特

個人簡介

艾略特生於劍橋,1882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其父曾是哈佛大學的校長。1883年艾略特成為奧姆斯特德的學徒,並參與了奧姆斯特德在波士頓的主要項目,如希望公園等。1885年,艾略特在奧姆斯特德的建議下到歐洲參觀旅行,1886年回到波士頓,併成立自己的事務所。1893年他加入奧姆斯特德事務所併成為主要負責人,該所也更名為奧姆斯特德、奧姆斯特德、艾略特景觀設計事務所( Olmsted, Olmsted and Eliot)。1893年該事務所承擔了規劃設計波士頓都會開放空間系統的任務。

傑出貢獻

艾略特最傑出的貢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在1890年他發表"Waverly Oaks"-文中,艾略特竭力呼籲對麻省 Belmont山的一片櫟樹林進行保護,並制定了一些保護麻省優美景色的策略。1896年艾略特完成了名為“保護植被和森林景色( Vegetation and Forest Scenery for Reservation)”的研究。在該研究中,他發展了一整套方法,即著名的“先調查後規劃”理論,該理論將整個景觀設計學從經驗導向系統和科學。該方法一直影響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路易士和麥克哈格(McHarg)的生態規劃,有學者甚至指出麥克哈格的“千層餅模式”就是艾略特的“先調查後規劃”模式的翻版,這是艾略特對景觀設計學的又一大貢獻。

主要作品

波士頓都會開放空間系統( Metropolitan Park System)

艾略特的這些思想都集中體現在波士頓地區開放空間系統的規劃中。3條主要的河流(包括 Charles河)和六個大的城市郊區的開放空間被連接到一起。該規劃還呼籲將Revere海灘的用地由私人用途改為公共用途,保護波士頓灣的島嶼,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建設大量的小廣場、運動場和公園等。該規劃為波士頓地區増加了250平方英里的開放空間。今天,艾略特被作為“波士頓開放空間系統之父"而為人們所懷念( William H.Tishler,1989)。

正當處於事業頂峰的時候,艾略特忽然故去,享年38歲,真是英年早逝呀!艾略特的侄子 Eliot ll接替艾略特的任務,並將開放空間的概念運用到整個波士頓大都會上,這一任務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左下圖1902年波土頓地區開放空間系統規劃圖 ------ 翡翠項鍊,右下圖1928年 Eliot ll完成的波士頓大都會開放空間規劃圖,這兩次規劃為後來的開放空間和保護區規劃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框架和樣板,50年代以後這種模式還經常被採用。同時,該規劃的實施也為波士頓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 波士頓地區開放空間系統規劃圖

查爾斯河濱公園著名的布蘭代斯大學,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都位於查爾斯河沿岸。查爾斯河在其入海口處構成了波士頓市中心劍橋和查爾斯之間的邊界。這條可通向一個廣闊的盆地,查爾斯河岸兩側林立著保留的公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査爾斯河濱河公園( Esplanade)。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 俯瞰查爾斯河


查爾斯濱河公園始建於1879年,為改善環境,公園委員會著手清理查爾斯河濱的棚戶,修建護堤,墊高地面,以建設第一段濱河綠帯。綠帶由奧姆斯待德設計,其目的是提供“合理的戶外教育”,園中設置了美國第一座免費露天運動場、遊戲場和為勞動婦女服務的免費託兒所等。而後建設高速公路佔用了大部分綠地,僅存的主要設施是一座1931年建設的貝殼型露天音樂臺,那裡在夏天的夜晚演出音樂會。雖然如此,這條總面積約7公頃的濱河綠帯,仍然是野餐、散步、騎自行車和多種水上活動的好地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景觀思想發展史(七)-查爾斯·艾略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