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莊寨峰會|白雲生處 古巷悠悠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每一個古村落,都有聚族而居的人氣與文脈,形成一種氣場,深遠影響著一個村莊的精神面貌,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一代代人傑精英。古老的永泰,受中原唐宋時期不斷有人口遷移的影響,中原厚重的文化也在永泰紮根傳揚,與閩越土著文化相融合。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白雲村早期居民為梁、程、顧、曹、潘等氏,後陸續遷出。現居黃、林兩姓為主要姓氏。黃氏於北宋太祖趙匡胤建隆二年辛酉(961)遷入,林氏於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從福州林浦遷徙來。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白雲村早期形成,也像城鎮一樣,有明顯的街區。村裡分上街、中街、下街三條街和左巷、右巷兩個巷子,形成三級梯層格局,玉井街沿下街向南延續。村中心住宅有宋代三口古井,後來還開了五口白雲小井及七口池塘,主要用於飲水和消防。並建有黃、林兩姓祠堂。村內有夫人宮、兆元堂、大王廟呈三角鼎立,村東北山上的石龜崙,建有五顯大帝廟,香火極旺。總體而言,村內的山、水、田、路、橋、陂、圳、池、井、厝、廟、齋館佈局得體,錯落有致,村民生產生活十分方便。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村的四周七十二座山峰拱衛,主山脈自西北姬巖而來,奔突起伏,接踵蜿蜒,至盆地西北凸起一峰,名為“萬年山”(三峰寺僧立“祝聖萬年山”巨碑於南麓,故名),村中心住宅區則集中於萬年山東麓。戌乾“龍”入首,橫“龍”取勢、呈三街兩巷佈局,林氏遷入後延續下街建玉井街。三街兩巷以“厝”為單位。厝由正厝、天井、書院、“回照”組成一進院落,重複“正厝”、“天井”、“回照”便成二進。這樣一座深宅大院一般居住著十幾戶甚至幾十戶人家。正厝正中為 “廳堂”供奉祖先牌位。白雲村著名的宅第有“曰及堂”、“玉蘭堂”、“ 凍井山房”、“以齋”等藏書教習場所,人才輩出。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白雲村已經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公示名單,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工作也已啟動。本次峰會將遊覽白雲古街作為同期活動的一項內容,希望能給來賓不一樣的感 覺。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圖片來源:黃以注 陳成才 張培奮 鄢朝輝 等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永泰莊寨既是南方民居防禦建築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

永泰庄寨峰会|白云生处 古巷悠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