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下等人家數錢賣女”是這樣嗎?

又要到年底了,每年過年前後總會有很多人結婚,因為這時候正好放假有空。結婚總是要擺酒要宴請親戚朋友同學的,這時候一些平時長期在外的親戚朋友也都回來過年了,也就不會出現很多人沒空來參加婚禮的情況,人多自然也更熱鬧。

“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下等人家數錢賣女”是這樣嗎?

說到結婚,彩禮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近幾年,彩禮一直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因為現在各地結婚彩禮是一年比一年高,甚至傳出一些地區是明碼標價的。最起碼也是得有車有房,甚至對車子房子也會有著一定的要求,這也讓不少家底不那麼殷實的小夥吃到了苦頭,而因為彩禮問題上演現實版“梁祝”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所以也就經常能聽人說:<strong>“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下等人家數錢賣女”,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strong>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這裡的上等人家其實並不是說女方家裡有錢或是沒錢,真正指的是思想,或者是否開明。如果父母深明大義,女兒要嫁人首先考慮是肯定是女兒的幸福,不會用彩禮的多少來衡量女兒的婚姻。所以在這樣的父母眼裡,彩禮拿多拿少無所謂全憑心意,彩禮只是一個形式過場。如果男方拿的多,他們也會當嫁妝拿回去。

“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下等人家數錢賣女”是這樣嗎?

<strong>下等人家數錢賣女:有一些父母在嫁女時確實要求比較多,彩禮也要的比較高,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理由,比如有的是覺得要少了孩子嫁過去容易被瞧不起,或是為了面子,男方彩禮給的少了,他們覺得在親戚朋友面前十分沒有面子,還有的則是為了攀比,比如同村的誰誰誰或是鄰居同事等嫁女收了多少彩禮,所以必須比他們收的更多,當然也有少數父母把嫁女當成狠撈一筆的機會的。所以最終也就導致了各種添加彩禮和結婚條件了,也就有了許多因為男方拿不出那麼多彩禮,或是不願意拿那麼多彩禮而一拍兩散的事情發生了,這種事情就讓不少人覺得是在數錢賣女兒。

其實並沒有什麼上等人家下等人家之分,有的只是,深明大義的父母懂得真正的為女兒著想,只要女兒的未來能幸福哪怕賠錢倒貼也無所謂。而不深明大義的父母,會為了面子和虛榮或是錢財,可以不顧女兒的幸福和感情,明碼標價和賣女無疑了。

“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下等人家數錢賣女”是這樣嗎?

在一些地方,確實是存在這種明碼標價的情況,小編知道的一個小縣城就是這樣,一到過年就有非常多的人相親,相中了就報價。前幾年彩禮10萬起步,雙方談妥後就擺訂婚宴並交付彩禮,然後過完年就雙雙一起出去打工,來年過年小孩就差不多出生了。這確實是給人一種“賣女兒”的感覺了!

對於<strong>“上等人家賠錢嫁女,就女嫁女,下等人家數錢賣女”你怎麼看呢?或者說,對於彩禮你覺得對於婚姻重要嗎?是你的話,如果給不出或者當初如果給不出還會結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