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妍:樸實中的玄妙——解讀林清玄《和時間賽跑》

楊妍:樸實中的玄妙——解讀林清玄《和時間賽跑》

重讀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頗多感慨,心境與第一次教學此文時已大為不同。想來名篇之所以為名篇,也許是因為處於人生不同階段時,讀來會有不同的感受——常讀常新,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後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麼要珍惜時間,並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有人說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林中小溪一樣“清清淺淺”,表面上一讀就懂,但是細細品讀,卻又有點兒玄妙。

《和時間賽跑》——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著細膩的生命體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遍遍地反覆回味。林清玄說:“生命是在水上寫字,第二筆還未落下,第一筆已流到遠方。”時光如潺潺流水,一點點地逝去。生命再長也不過數十年,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能讓我們揮霍呢?在課文中,小小的孩子畫出生命中大大的疑問——

“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我問。

“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說。

爸爸等於給我一個謎語,這謎語比課本上的“日曆掛在牆壁,一天撕去一頁,使我心裡著急”和“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越讀越覺得時間就在我的指間流過,在我一開口的聲音裡晃過。文中反覆出現了“永遠”“再也”“了”等字眼,將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哀愁與傷感等情緒滲入其中。爸爸說的話對於小小的“我”來說無疑是個謎。“我”在這找謎、解謎的過程中,層層感悟,步步推進,讀懂了昨天、童年、生命的時間從短到長的含義,讀懂了爸爸的內心與感受,更讀懂了和時間賽跑的重大意義。

課文前後的感情基調不一樣:課文前半部分是最打動人的,帶點灰色的調子,作者感到不光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光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而是“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平和簡樸的筆調讓故事在娓娓道來中,帶上了一抹隱隱的哀傷,透出人在面對時間流逝時的無力感。是的,我們哀傷又無奈,因為時間屬於我們而我們卻無法挽留;我們哀傷又無奈,因為我們走向衰老和死亡的腳步從未停止過;我們哀傷又無奈,因為我們害怕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自己卻一無所獲。

在課文的後半部分,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我們可以和時間賽跑,或許我們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進步,至少可以不讓時間在虛無中流失。”我們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握自己,不讓我們的生命白白地度過!

林清玄的文字,是帶著禪機的風,溫潤如玉,即使是短暫的閱讀都能夠給我以安慰。讀著這篇課文,彷彿是回到童年與那個滿頭大汗的小男孩一起,和太陽、西北風比賽。慢慢地品著,細細地讀著,內心開始變得歡喜、感動,彷彿看到了浮雲之上的浮雲,藍天之上的藍天。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1953年生。

10歲:立志做一名作家;

17歲:發表第一篇作品;

30歲:獲遍臺灣重要文學獎;

57歲:寫出了100多本著作。

他每天早晨4點就起來看書寫作,每天堅持寫3000個字。生命在繼續,寫作也在繼續——

每天,用手中的筆記下生活的真諦,《月光下的喇叭手》《屋頂上的田園》《娘子坑的午宴》……處處有素材。

每天,用手中的筆寫下生命的禪悟,《三生石上的舊精魂》《佛鼓》《水晶石與白蓮花》《達摩茶杯》……時時有感悟。

每天,用發現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紅心番薯》《白雪少年》《懸巖邊的樹》《我唯一的松鼠》……日日有發現。

早些年,在一些雜誌上常讀到標有“臺灣林清玄”字樣的文章。那清新流暢的文筆、醇厚浪漫的情感及其獨有的感傷,再加上透著飄逸的名字,讓我不免猜想這一定是一位年輕的女作家。

而在一次大陸讀者見面會上,林清玄自我解嘲道:

“想生在盛唐成為唐宋八大家,不幸只成為臺灣八小家;想長到一米八,不料只長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發’;想長得像陳曉東,但很多人說我長得像達摩或十八羅漢。我兒子說:爸爸,你快成為偉人了,因為《世界偉人傳》上的偉人大多是禿頭。”

2006年,林清玄來到浙江紹興講學的時侯,他一上臺,全場爆笑。林清玄平靜地對臺下的同學說:

“我知道你們笑什麼。你們一定在想,林清玄怎麼可以長成這個樣子……你們看了這組數據,我不到57歲,就寫出了一百多本書,你們就明白了,我這個地方為什麼這麼稀少了。”

《和時間賽跑》這篇文章是林清玄30歲寫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度過了31,32,33……一直到40歲。10年過去了,他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又寫了一篇跟時間有關的《和太陽賽跑》。

不惑之年的林清玄對時間的理解更透徹:“我們自以為比時間快一步,但歲月也就很快被時光掩埋。”他結緣佛法,以後的文筆中便少了三分隨性,多了七分悲憫和寧靜。

“因此任何的奔赴與企求都帶著一些虛妄的本質吧!還不如回到這當前的一刻,以全身心投注於每一個變化之中,在因緣的變化中順應、無憾、歡喜。”

但是,永遠不變的還是他那顆樂觀向上的心:

“我,寧與微笑的自己拍檔,也不願與煩惱的自己同往。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穿越泥濘,看遠處的風景。”

最愛他在《柔軟心》一文中這樣一段話:“我多麼希望,我寫的每一個字、每一篇文章都洋溢著柔軟心的香味;我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如蓮花的花瓣,溫柔而伸展。因為我深信,一個作家在寫字時,他畫下的每一道線都有他人格的加入。”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位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三、解讀文字的朝向:禪之妙

讀林清玄的書,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觸動,不論是寧靜的,或是激昂的。

從《桃花心木》到《和時間賽跑》,從《歡喜心過生活》到《以愛為燈》,再到《心的菩提》《情的菩提》,在林清玄的文字裡,更多的時候,我們讀到的不是故事,而是許許多多在平常生活裡的禪意。在關注存在與關注意義之間,林清玄的創作更多是關注意義,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終極追問。

從他青年時期作品裡的哲學思考,到中年時期的禪意表達,看得出來,他的文字表達,一直朝著一個方向:落筆,便見風度。林清玄的文字朝向,何嘗不也是他的人生朝向呢?

於是,在他越來越多的作品中,我們不斷看見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現世人生,並以其博大的悲憫情懷,關照著世界,關照著人生。

悲憫是林清玄的情感內核,也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質。

在禪意的光照下,“簡樸、清新、智慧、幽遠,虛實生輝、空靈流動”便成了解讀林清玄文字的真正密碼。

<strong>作者單位: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英才小學)

<strong>資料來源:楊妍. 樸實中的玄妙——解讀《和時間賽跑》[J]. 湖南教育, 2014, (8):44-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