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罕見發聲,網約車迎來大變革,兼職成為可能!

車友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家園君

"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但清理"成果"之所以不明顯,原因有很多,眾所周知網約車司機群體絕大部分都是"兼職"讓他們花10多萬買一輛合規的車並改成營運性質,車輛保險費率相比私家車要多7000-1萬左右,面對平臺的高抽成,賬號萬一被封無監管部門可申訴等一系列問題讓網約車合規化進程一步一徘徊。

就在1月23日,官媒《北京青年報》也發聲了"網約車和規劃也要因城施策分類指導"隨後《新華社》等眾多媒體也相繼轉發▼

官媒罕見發聲,網約車迎來大變革,兼職成為可能!

在目前網約車合規化面臨一些實際困難的情況下,北青報社評指出"網約車管理應當按照國務院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要求,提高政策透明度,避免出臺不平等、不合理的條款,減少和取消各種與交通出行安全無關的限制性指標"。

社評認為"各地出臺的網約車細則中,大多沒有對全職司機和兼職司機進行區分,導致在車輛保險、報廢年限等問題上,對全職司機和兼職司機的車輛採取同一個標準,這對使用車輛頻率低於全職司機的兼職司機來說是不公平的"。

社評建議應該"不同地方、不同城市實行不同的網約車政策細則,針對專兼職車輛、駕駛員以及不同層次的交通出行需求,採取分類指導、差異化管理政策措施。"

官媒罕見發聲,網約車迎來大變革,兼職成為可能!

前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財經頻道就聚焦了網約車行業"合規"問題,對網約車行業"合規難"進行了深入報道。呼籲:各地應改革合規化門檻,讓想合規的人合規!

分類管理,顧名思義,即將網約車中全職司機與兼職司機做出劃分,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在實踐中,已經有福建莆田市在探索嘗試!

"市政府授權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積極創新監管手段,根據人民群眾出行需求,適時出臺解決城市客運潮汐變化需求、對專兼職車輛進行分類管理等有關措施")

官媒罕見發聲,網約車迎來大變革,兼職成為可能!

分類管理好不好?對平臺來說,自然是好。一方面是佔絕大多數的不合規車和人在為平臺"輸血",支撐著平臺的高估值。對無證司機來說,也是件大好事,不用承擔高昂的營運成本,還能兼職繼續接單補貼家用。對於管理部門想要徹底解決客運潮汐變化的需求,充分運用兼職運力是必然且唯一的選擇。

對此,你們怎麼看?請評論表達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