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脱贫攻坚·青春榜样”之谷穗

谷穗,女,汉族,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周口向上向善好青年、周口市残疾人“创业模范”、“淮阳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淮阳县“三八”红旗手。中学时代开始参与公益事业。

鲁台镇的烟花炮竹曾经卖遍全国,但是,也因为安全问题,炸伤、炸残了很多人,给很多的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灾难。她和丈夫葛磊开始对这些残障、贫困的乡亲们义务培训芦苇画技艺。

目前为止,免费培训的学员已达153人之多,其中残疾人58人。受众惠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云南、贵州、黑龙江等12个省市和地区。这些人,有的在各地景区开了自己的门店,有的领料回家做代加工,有的甚至是公司现在的骨干,这些人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思想引导,完全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获得劳动权利的同时也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一滴又一滴的正能量,正通过芦苇画技艺的学习,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都起着积极作用。

公司也随着学员的不断增多迅速成长,“周口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荣誉纷至沓来。从最初的30多平方米的小展厅,扩大到现在120平方米的旗舰店展厅、180平方米的百姓店展厅、60平方米的操作间、400平方米的生活住宿区、800平方米的在建芦苇画艺术展览馆和12个外联景区。公司年销售额达到620多万,直接、间接带动经济效益1330万,从最初的家庭式公司,到今天安置稳定就业87人,帮助近百个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脱贫,找回生活自信。同时,更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贡献。

为了方便路途比较远的学员,她在离公司不远的村子里租了一栋二层小楼,大家闲暇时可以自己做饭、烧菜,相互交流……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在一起,成就了又一个和谐大家庭。

每月的月初是他们的思想交流会,会长一小时,人少的时候他们就围在操作间或展厅里,人多的时候就使用互联网,在微信群里交流。她给大家讲励志的故事,讲做人的准则,讲理想、讲信念……她说:“我要的是,我的学员们不受冷漠和歧视;我要的是,我的学员们同样是社会的奉献者和受益者;我要的是,我的学员们无论到哪都是一股正能量!”

娶亲,对于残障人来说是难上加难,他们必须考虑的是,残障部位的相互弥补,甚至结合后的生育等……2016年农历二月,淮阳县庙会,会期一个月,葛磊趁此机会举办了“半个月亮”公司相亲会,为残障和贫困朋友牵线搭桥,促成美好姻缘2对。

2017年04月18日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技艺传承班,首期学员20人。

“沐手敬绘,勤为基石,善为贵;牢记圣训,求实求是,回馈社会。”这是每个学员每天必须诵读的座右铭。之所以这样,是希望他们不怨不恨,始终善良。

帮助一个人,稳定一个家,虽然不是惊天动地,起码帮助他们从单纯的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到通过学习技艺把自己变成自食其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储备传承人,显著地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建立健全独立的人格,巩固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把弱势变强势,以自己为榜样,影响和教育更多的其他弱势群体……这些人出身不同、残疾程度不同、手艺高低不同,文化和道德修养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这一条也是谷穗办公司的文化理念和口号:求实、求是、不求施!

淮阳县“脱贫攻坚·青春榜样”之谷穗


淮阳县“脱贫攻坚·青春榜样”之谷穗


淮阳县“脱贫攻坚·青春榜样”之谷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