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民|游戏中的“坚守岗位”

游戏是满足儿童意愿的过程,然而在现实中,孩子真正的“自发”“自主”和“自由”鲜少看见,因为教师布下的各种“无形羁绊”正约束着儿童游戏的开展。 

徐则民|游戏中的“坚守岗位”

徐则民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托幼》相约名师专栏作者

有一天,我走进一所幼儿园的小班,教室里的孩子们正在做游戏。四个小医生安静地坐在医院里,各自守着一个“岗位”,分别承担着<strong>挂号、看病、打针、配药的工作。

好久都没有一个病人前来就诊,小医生们无精打采地等着。我被其中一个小男孩吸引,只见他直直地盯着地板,任由两条浓浓的、长长的鼻涕挂下来。我忍不住走上前,一边用餐巾纸帮他擦鼻涕,一边“讨好”他:“宝贝,你去玩吧,我帮你守着,等会儿要是有人来看病,我叫你回来,好吗?”<strong>我的本意很简单,希望“解放”孩子,减少他的消极等待。然而,我的好心并未被接受,他竟然用坚决的语气对我说:“不可以的,我要坚守岗位!”

当“坚守岗位”四个字从一个小班男孩的嘴里说出时,我的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可是一个入园才三个月的孩子啊!我确定,这样的教育不会来自家庭,我也相信教师如此教育的本意是希望维护游戏秩序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但是,当在“一张白纸”上画下这么一笔后,我们的内心难道就没有一丝遗憾和忧虑吗?

这时,小男孩的老师热情地上前询问:“小医生,今天有人来看病吗?”四个小医生连连摇头(其实,不用问就能看出此时的小医院里根本没有病人)。“想一想哦,有没有办法让人来看病呢?”教师撂下一个惯用的“启发”转身离去。

四个孩子面面相觑。终于,流鼻涕的小男孩说道:“我有办法了,叫娃娃家的人来看病!”说完便扯开喉咙对着教室那头的娃娃家大喊:“来看病呀,医院开张啦!”受小男孩的启发,“配药医生”也踊跃加入,临了还狠狠地加了一句:“欢迎看病啊,打一针送一针哦!”

如此“广告”实在让我哭笑不得。我想我不应该责怪孩子,儿童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常常会“制造”出与成人的约定俗成不合拍的情节。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strong>出现这一状况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是错在儿童认知的偏差,还是教师所建立的那些“游戏规则”?

其实,在游戏中“坚守岗位”的现象还有很多。理发店、小吃店、银行、美容院、超市等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对应的角色,而一旦缺少顾客,很多主题活动就陷入等待状态。若此时教师一味地强调“坚守岗位”,绝大多数幼儿在游戏时间就只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自娱自乐了。

很多次,我会回忆起童年时的弄堂游戏。我们会根据人数来商定玩什么游戏;玩着玩着,觉得不好玩了,我们就协商着“翻篇”。那时候没有成人指导,都是孩子说了算。如今,有了成人陪伴的游戏却失去了应有的味道。满腔热情地来做游戏的孩子往往需要“撞大运”,因为他们无法确定游戏中是否会有同伴与他互动。或许很幸运,今天的游戏高潮迭起,也或许很不顺,面对一个自始至终冷清的场面。<strong>甚至他可能还不能决定自己是否可以关店或者选择离开,因为一旦进入主题活动,他就要完成教师的期许,坚持不懈直至游戏结束。他被“圈住”后好像也只能靠做广告、画广告纸、招揽顾客、打折促销等方式让自己看上去“有事可做”。

我很喜欢看南西幼儿园的郑弘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她常常会这样告诉孩子:游戏,就是要想着法子让自己玩得高兴!<strong>游戏时间并不长,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傻等哦!有人来的时候,想想你应该做什么;没人来的时候,你更要想想可以干些什么……她的孩子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来应对游戏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时不时地会还她一个精彩纷呈的游戏过程。

对此,我无限感慨:是便于管理进而规定孩子“不许离开”,以此期许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是教会孩子根据不同的状态来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同教育行为体现的是教师不同的游戏观和儿童发展观。这值得我们深思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