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砺对标全国 软硬并举铸造实力

同安职业技术学校荣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系列报道2

<strong>十年磨砺对标全国 软硬并举铸造实力

学校建校10年来,办学实力稳步增强,为企业输送近万名专业人才


十年磨砺对标全国 软硬并举铸造实力

该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正在操作数控车床。 何琦 摄


十年磨砺对标全国 软硬并举铸造实力

▲王琳老师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 郭秀凤 摄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近日喜迎建校10周年,又荣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回望办学十年,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所学校用好政策、聚力办学、对标全国、搏浪前行的轨迹。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报道,解构该校跨越发展的脉络。

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洪永庆 苏碧玲

<strong>原声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安进:在同安区委、区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建校以来,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蹄疾步稳,逐步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

<strong> 硬件升级

<strong> 提升办学实力

<strong> 优化育人环境

同安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倾力创建教育强区,大力发展同安职业教育,重点推进同安职业技术学校硬件的迭代升级。每年教育费附加投入用于设施完善、校舍修缮等,近三年来投入近2000万元。

2018年下半年,该校三期校舍扩建项目投用,新增面积9181.97平方米。至此,学校校舍总面积跃升至7.6万平方米。

王安进说,十年来,同安职业技术学校乘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奋飞,在市、区两级财政支持下,扎根同安、蹄疾步稳:2008年“三校合一”,一期投资1.1亿元,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坚实根基;二期投入1593万元,新增汽车维修实训中心、物流仓储实训中心等,办学实力稳步增强;三期项目投资2754.2万元,学校硬实力极大提升,一所代表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办学水平的示范学校崭露头角。

目前,学校教学设施不断提档升级,7个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涵盖全部专业,十年来共添置仪器设备总值达5300多万元。

<strong> 师资优化

<strong> 打造名师团队

<strong> 践行人才强校

自2013年起,同安职业技术学校被国家三部委确认为“国家示范校”项目计划建设单位,始终坚持以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内容等,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等改革,该校人才培养与同安区产业结构相匹配,十年来为企业输送毕业生9841人。

引才育才,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石。在同安区支持下,十年来,该校从211和985高校先后引进编内专任教师53人,承担学校22个专业的教学,现已形成一支专业门类齐全、年龄结构合理、教育思想先进、职业道德良好、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师队伍。

该校还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类教师培训平台,每年遴选骨干教师“走出去”进修培训,各专业相继建设成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校级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教师团队,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养,其中市级专业教师及骨干教师8人。

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引领学校的办学质量。十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仅2018年,该校师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大赛中摘金夺银,获奖人数达到了20多人次。其中,杨鸿女、苏碧玲、庄鹭花等老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金、银、铜奖;苏慧娟、甘艺玲等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银、铜奖。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