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央行们应该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央行们应该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本周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上发表演讲称,当货币面临“历史性转折”之际,各国央行应该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拉加德表示,随着全球对现金需求的下降,货币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而央行在为数字经济提供资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她提到,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多个公共政策目标,包括促进普惠金融、保护消费者支付隐私安全以及提供私人部门无法提供的服务等。

拉加德认为,为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央行可以与私营部门合作。她称,当政府进行数字交易时,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管理客户的资产,而这种安排将继续鼓励银行和初创企业的创新,同时允许央行专注于“后端结算”的优势:

“优势非常明显。你的支付将是即时的、安全的、低成本的以及可能是半匿名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央行们应该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同时拉加德也强调,央行参与时也须要寻找平衡点。她举例称,如果央行全权提供数字货币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反而会阻碍他方推进创新。

如今的全球央行都在权衡非现金支付的增长如何影响他们印钞和管理货币供应的传统职能。拉加德就特别指出,中国、加拿大、瑞典和乌拉圭央行均在“拥抱变革和新思维”,考虑如何向公众提供数字货币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IMF还发布了一份新的文件,对央行支持数字货币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它发现,数字货币能够带来多少好处,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现金使用和电子货币使用方面的独特情况。

不过如果央行发行自己的代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价值可能会因此一文不值。

中国与世界各国对数字货币的态度

谷歌创意主管杰雷德·科恩(Jared Cohen)在参加SXSW大会时表示,与比特币类似的数字加密货币将长期存在。

科恩认为,数字加密货币面临的主要威胁在于如何安全地保管,Mt.Gox比特币丢失事件再次凸显了这一问题。

数字货币在全球发展的历史较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官方或者民间的尝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欧洲为例:2015年,数字货币在欧洲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易量超过了10亿欧元。总量虽然不大,但是来势凶猛。

2016年1月2日报道,英国央行也在研究考虑是否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目前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表示,改用数字货币将是“伟大的技术大跃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央行们应该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而在中国,2016年11月,央行开始筹备数字货币。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也成立,旨在培养数字货币高层次人才,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咨询、发展规划及相关活动,是经过有关部委批准的、具有合法牌照的非盈利单位,致力于促进数字货币行业的科研与实践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杭州市、深圳市、贵州省已经成为争夺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三大热门地区。

据悉,杭州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的规划建设,其中也包括区块链产业。

杭州市将打造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落户在西湖区互联网金融小镇,周边有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浙大及其科技园等知名企业与园区。

数字货币的优势

与纸币相比,数字货币优势明显,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带来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虽然数字货币的发行方式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但是纸币已被一些专业人士看成“上一代的货币”,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

由于中国人口太多、体量太大,发行数字货币的时间表依然没有确定。有人预测,数字货币和现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并行、逐步替代的关系。

从长远看来,数字货币发展前景是明亮的,数字货币时代一定会到来。而数字货币未来发展趋势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清晰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