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溫州雁蕩山,當地人習慣簡稱雁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開發建設的歷史很悠久。據有關文獻記載,其濫觴於唐朝,開山鼻祖是僧人諾巨那,後來的貫休還因此留下了“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的詩句。雖說它作為東南絕勝早已蜚聲中外,歷朝歷代吟詠雁蕩山的詩作留存也很多,但作為浙南的一個文化片區,歷史上本土文人結社卻寥若晨星,影響較大的有兩個,一個是明朝中期朱諫、章玄梅的“雁山詩會”,另一個便是民國時期餘獻之、仇漣清等人創辦的“雁山鳴陽詩社”,算起來中間相隔了至少四百年。


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要說雁山鳴陽詩社,還得先從鳴陽洞說起。鳴陽洞是雁蕩山四十六洞天之一,位於西外谷(今稱雁湖景區)凌雲峰西北的石柱門內,一路風光,美不勝收。該洞東鄰東宕、芙蓉峰,西近羅帶瀑和西石樑大瀑,山腳下不遠處則是梅雨瀑和含珠峰,景點密度很高。洞前有建於清雍正年間的連霄嶺古道直通雁湖岡,雁蕩山即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而得名。鳴陽洞最高處約20米,寬17米,進深15米,有天然穹頂,洞口朝向正南,呈巨大的下弦月狀,由內向外望去,但見碧空如洗、青山似黛,確實是別有洞天。此洞原名“明陽”,得其名,無非方位之故。何故後來改為“鳴陽”,則必有所取義和由來。也許是我遠離家鄉且孤陋寡聞,近日檢閱幾張老地圖才意外發現,該洞正前方兩三公里、上馬石與小芙蓉交界處有一座山竟然就叫鳳凰山!《詩·大雅·卷阿》裡說:“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這個洞周邊桐蔭滿徑,前方鳳鳴高岡,名正言順將其改為鳴陽洞,正是餘獻之這些身處亂世的先賢們,踐行文化救國、呼喚太平盛世的良苦用心。石柱門外有峰名“招賢”,是去鳴陽洞的必經之地,想必也是因詩社而來。鳴陽洞早年就有詩狐之類的民間精怪傳說,雖屬荒誕不經,但這裡後來的確成為了詩社所在,說來也屬有趣。


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雁山鳴陽詩社的成立有其偶然性。從1933年開始,在雁山名勝建設委員會的主導下,雁蕩山開發建設史上迎來了它的又一個高峰。北面,以蔣叔南、蔣季哲、潘耀庭為代表,南面則有餘獻之、仇漣清、俞煥星、蔡履平、餘憲文、餘同文、餘榮軒等人參與,蔣叔南更是被冠以“徐霞客第二”的美譽。經過他們持續近二十年的傾力建設,為後來雁蕩山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其中一個縮影,就是西外谷的開發建設。餘獻之遺著《雁蕩三十六風景圖詠》有《捲圖藏峰》詩云:“天開圖畫此山中,四字留題朱晦翁。知否天圖開未盡,圖中還有捲圖峰。”正是基於這種遠見卓識,他們先後修築了從梅雨潭經雁湖到砩頭的道路、西石樑的觀瀑亭和雁影山房,修造了駱駝橋和棧道,開發了羅帶瀑新景點,等等,西內外谷從此實現貫通,也解決了附近群眾的交通出行問題。後來,孫科、黃炎培及張大千、於非闇、黃君璧、謝稚柳、方介堪等都曾慕名來遊,西外谷由此聲名鵲起。而鳴陽洞的建設,當是其中點睛之筆。依洞而建的三間三層樓房就要竣工,十名集資人(時稱“鳴陽十老”,故鳴陽洞又叫“十老洞”)自然要籌辦一個不大不小的儀式。幾乎與此同時,全面抗戰爆發,大批機構單位內遷,雁蕩山彙集了不少學者名人,因此,落成典禮之日,高朋滿座、詩章琳琅也在意料之中。餘獻之作為發起人,且工詩善畫,面對此情此景,趁熱打鐵、乘勢而上,與仇漣清當場提議創建“雁山鳴陽詩社”。結果一呼百應,群推為社長,雁山鳴陽詩社就這樣不經意地誕生了,這也成就了當地文人結社的一段佳話。


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雁山鳴陽詩社的成立,更有其必然性,那就是晚清民國時期,樂清文化教育事業在一度沉寂之後的再次崛起,造就了那個時代一個規模不小的文人群體。這些鄉賢先哲,大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且都有著非常深厚的雁蕩山情結,愛家山、建家山、詠家山,成為他們一個不滅的夢想。仇漣清《建鳴陽洞》詩便道出了箇中心聲:“殘生建洞復何求,淡飯賦詩任客留。怪我好山緣未盡,鳴陽方許醉人遊。”可以說,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雁山鳴陽詩社。年近古稀的餘獻之集社長、編輯於一身,常年奔走於鳴陽洞、尚古山和虹橋之間而樂此不疲;洪魯山、趙益卿等人則全力支持,為詩社出謀劃策、推薦詩友。莊以臨、蕭仲劼、張雲雷、朱鏡宙、趙丹秋、盛配等均為詩社主將,他們定期在鳴陽洞雅集,平時則以書信溝通唱和。詩社還出有詩訊,在虹橋石印後廣為發行。這個文化社團的成立和發展壯大,還在於創辦者們較為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社會交往。他們通過求學、事教、從軍、經商等多種途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境界,也結識了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從而才能廣結翰墨因緣。詩社成員遍及全國各地,其中有的還是南社社員,連遠在重慶的邵力子也經常寄詩參與酬唱,雁蕩詩壇盛況空前。1945年5月,夏承燾、吳鷺山欲探秘雁湖,夜宿鳴陽詩社,還留下了聯句成詩的作品:“巉壁飛樓夢易驚,深燈古榻話更更。未愁偕老終無地,但恨看天不肯明。窺戶星辰如有語,因風竽籟本無聲。茶香詩卷兵塵外,記此林泉一夜情。”另據樂清中學校史記載,1945年3月19日,為避日寇,東遷至芙蓉西塍的樂清中學師生撤離餘氏大宗祠,到長嶠已近半夜,稍事休息,不敢久留,立即前往鳴陽詩社住下,因詩社無上課場所,一個星期後才遷往雁蕩上靈巖。詩社堅持開展活動達十餘年之久,也正是這個文化群體實力和對外影響力的有力見證。


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新中國成立後,當年的“鳴陽十老”均年事已高相繼故去,雁山鳴陽詩社停辦,詩社樓房也閒置了下來。1958年至1959年間,洞內外建築被當地村民拆除哄搶,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而今,沿著蜿蜒崎嶇的山間小路到達詩社遺址,僅能看到洞內崖壁上大小深淺不一的鑿洞、兩進三間的地坪、洞口西側廚房、洞外觀景臺以及開鑿的排水通道等遺蹟。橫臥於地的大石樑,彷彿訴說著它的滄桑。但文化的力量畢竟是難以被完全淹沒的,黃式蘇、趙益卿、陳雄、楊雪懷等人均有關於餘獻之和雁山鳴陽詩社的詩作存世。這裡,不計累贅,陳列於後。黃詩曰:“未敢高歌劭叟聽,況聞結社樹吟旌。築壇爭欲名山佔,折簡猶教舊雨迎。且喜朝陽集鳴鳳,獨慚幽谷倦啼鶯。老來索句苦難就,夜半推敲夢不成。”趙詩曰:“鳴陽立社萃騷人,水秀山明遠俗塵。暢敘幽情杯在手,聯吟佳句坐生春。心殷求友投珠玉,志切抱殘費苦辛。我不能詩同子固,登壇還望指迷津。”“梅溪巨集具金聲,嗣響相承屬老成。曾共潛園推健將,果然洛社萃群英。聊憑江氏生花筆,寫出陶公歸隱情。卻笑龍湫天半水,出山常作不平鳴。”陳詩曰:“瀛洲學士以詩鳴,盡是朝陽雛鳳聲。會啟香山添九老,樓依古洞聳三楹。漫驚莽莽風煙急,不礙融融丘壑情。何日攜將筇屐去,雁西外谷晤群英。”楊詩曰:“能書能畫更能詩,戎馬歸來鬢髮絲。詩道衰微思再起,鳴陽旗鼓震當時。”“鳴陽詩將健稱公,繼往開來有偉功。海內騷壇知不少,鹹多拱手莫爭紅。”


雁蕩西谷掠影|八十年前的雁山鳴陽詩社


雁山鳴陽詩社這個名重一時的文化群體已經隨著歷史的煙雲遠去,但他們的思想精神當啟示和激勵後來者。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輝煌成就的今天,只要樹牢新發展理念,處理好建設與保護的關係,充分挖掘利用好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就必將收穫文化事業的累累碩果,讓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美麗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