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雕塑為載體 讓瞬間成為永恆

<strong>“時間之隙2019當代雕塑三人展”在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開展

以雕塑為載體 讓瞬間成為永恆

歷經十個月的孕育,1月5日下午,“時間之隙2019當代雕塑三人展”在錦江區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2樓拉開帷幕。

此次參展藝術家有許燎源、朱峰、許爾純。展覽以“時間之隙”作為主體,展出了三位藝術家共計80餘件雕塑作品,表達了他們對於時間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在許燎源眼中,時間就是“瞬間”“此刻”,是構成藝術永恆的縫隙,把我們所有的生命體驗與世界交互的狀態慢慢濃縮成無數種感覺的化合物。“好的藝術就是有時間性的藝術,它是內時間的啟動。”許燎源說道。朱峰這次呈現的不鏽鋼材質的雕塑,以316號材質來製作,所有作品都手工鍛造,一些雕塑竟由一百多塊不鏽鋼面焊接而成,工藝繁複,樂此不疲。他談道:“我們每個人不能阻止時間的流逝,正如我們不能阻止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發生一樣,我要關注的是,我的作品在這個時間段是否真實的表達了我的情感。”許爾純在創作中則拋卻了手稿、素描等紙本層面的構思過程,直接用iPAD進行草圖繪製,在他看來,時間既具體也抽象。“我的生活都是由時間構成的,而這次藝術展的作品是我生活所有的片斷、重組、構成。我喜歡以我的感受而創作。”許爾純說道。

從許燎源博物館之前的“時間的浮標——許燎源青銅藝術展”到後來的“有時間——2018許燎源藝術展”再到如今的“時間之隙——當代雕塑三人展”,三場展並非刻意組成時間線性,但在渾然的“物感主義”藝術座標中,自然而然成為三個時間稜面。要是將時間比作一隻球體,剛開始它棲息浮在水(輕盈的事物)面,到後來體會到整個球體(全域時間)的重量直至深入到時間之球的罅隙。由此,時間既是標尺,又是方式。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20日,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 (王嵐/文 圖:王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