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我們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上級對下級來說,很多時候是高高在上的,尤其是皇帝。一般說來,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碰到皇帝出巡都是要回避的(微服私訪的不算);而很多官員出巡,百姓也是要回避的。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巡撫、欽差的儀仗隊裡,多是舉著“迴避”“肅靜”這兩種牌子。該回避的不迴避,就會被冠上“不敬”之罪。可是相傳在明朝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個孩子,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這孩子大約五、六歲,天資聰穎,也很勤奮好學。不過小男孩嘛,這年紀正是調皮的時候,加上天氣炎熱,看書看得煩悶了,就偷偷跑到一個湖邊,下水游泳避暑了。這小湖也不深,他之前也是常跟父親來,洗洗澡,遊游泳,玩玩水,可比待在家裡看書有意思多了。不過,家裡人不准他一個人來,為了不被發現,他把衣服都脫了放在岸上。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這時候,一個縣令的儀仗隊從湖邊的大路經過。縣令坐在轎子里正想著下一個工作的內容要點呢,隱約聽見有小孩歡呼、大笑的聲音,撩開簾子往外一看,路邊的湖裡撲騰這一個小孩子。其實儀仗隊經過,那動靜是挺大的,不過小孩子玩得興起了,哪裡會管發生了什麼事啊。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要說,這孩子年紀這麼小,縣令也不會真治他什麼不敬之罪,但看他那麼開心,縣令就想逗一逗。於是讓人把小孩的衣服都掛到了大樹上。那高度,對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肯定是夠不到的。岸邊突然出現了那麼多人,孩子本來也沒在意,不過看到有人拿走了自己的衣服,他就急了,趕緊游回岸邊,然後才發現這些人裡有縣令大人。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在縣令大人面前,他自知這個樣子很不雅,可是他的衣服掛在一顆大樹上,自己短胳膊短腿的,肯定拿不到——他想了想,什麼也不說,等縣令開口。縣令這邊呢,原本也只是想逗一逗孩子,看他這模樣,哈哈大笑這對他說:“本官出個上聯,你要是對出了下聯,就把衣服還給你,怎麼樣?”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孩子心想,我就知道。這“我出上聯你對出來就怎樣怎樣”的把戲,他的父親都不知道玩過多少回了,他少有對不上的。他點點頭,就聽見縣令給了上聯:<strong>“千年古樹為衣架。”這上聯說的,可不就是掛著他的衣服的大樹嘛。不過這上聯聽起來,十分大氣,也是一個好上聯了。

縣令路過他不迴避,還對出縣令給的上聯,被稱讚為“神童”

他當即對出下聯:<strong>“萬里長江做澡盆。”

這下聯以“萬里”對“千年”,“長江”對“古樹”,“澡盆”對“衣架”,對仗十分工整,意境也十分大氣,堪稱經典。當然了,要是換了個大才子來,可能會想出更好的比喻,而作為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能對出這樣的下聯已經很難得了。縣令聽了之後,對他的聰穎是讚不絕口,還稱讚他為“神童”,他也穿上衣服,開開心心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