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我的家鄉,具有塞外江南的美稱。這裡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家鄉因湖而得名也因湖而美。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博斯騰湖的遠山近水是沙漠的蒼涼渾厚與水鄉的雅韻溫柔和合而來的瑰麗多姿。沙漠高低起伏,或如絲綢光滑,是要你用肺腑去感受的靈魂。或如褶皺相間,是情思纏綿的懷抱裡溫柔的訴說。沙漠,是上天賜予我們的一場視覺盛宴。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人沙和諧時,那是需要撣去塵煙才可觸動內心的一份柔和。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沙漠的腳下是美麗的博斯騰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河道蜿蜒、蘆葦叢生、荷花怒放、禽鳴魚躍,是生態迴歸中人與自然的和諧。湖岸有鬱鬱蔥蔥的蘆葦溼地,是依湖而建的國家5A級景區,美不勝收。夏季有盛大的捕魚節,冬季有童話故事裡的冰雪世界。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每一次人潮如海,都是對博斯騰湖最大的禮讚。博斯騰湖的野生魚可是遠近聞名的,烤魚更是會讓你享受一場味覺的盛宴。你若來,就儘管來吧,放眼四方,何止是味覺的美,還有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簡直就是一派江南水鄉全方位的盛宴啊。

那麼,“西塞明珠”之美稱理當名副其實。縣域內著名的金沙灘、蓮花湖、白鷺洲、阿洪口、大河口、落霞灣等無一不與湖有關。人親近於水,水傾情於人,似乎是一種天性裡的趨勢,因為那是生命之源吧!這條湖灌溉著一方土地,也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臨湖而建的城算是全疆比較小的一座縣城了,也是七十年代新建的比較年輕的城。可是,飛速發展的縣域經濟卻讓這樣一座水岸小鎮在我心裡別有風味。白日裡的小城,寧靜整潔的街道里沒有車馬繁雜的喧囂,沒有行色匆匆的浮躁;夜幕裡的小城,霓虹並不耀眼,色彩也不旖旎,燈光恰恰好。最愛春節裡的城,每一條街道上空懸掛著那麼出彩的紅燈籠,新年的喜慶倏忽間就飛向了每一處窗,每一條巷口,每一個人的眼角眉梢,沒有繁瑣和張揚,予我清簡的美麗。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開都河穿城而過,據此,大型的生態園林公園即百信公園依河建成。開都河是這座公園也是這個城的靈魂。公園是人們心靈的棲息地。公園內部綠樹成蔭、小橋流水、石階小路、亭臺樓閣、石雕石刻,民族風情隱現,現代風格濃郁,是藝術的雕琢,是江南的水鄉,也是自然的厚贈。更是執政者的審美和魄力為民生謀得的一方福利。再加之百日廣場的歌舞身處其中,這座公園真可謂集南北風格於一體,集湖光山色、娛樂、休閒、觀賞為一脈。夜間的公園裡彩燈、霓虹閃爍。橫亙南北的三座大橋隔空相望,河岸兩側的光與影水天對接,如繁星閃爍。橋下是浪花翻滾的開都河水,不時的一條小魚嬉戲,大魚飛躍,引起一片驚歎。一次次流連公園,或驚歎或拍照。其實,我們總在不經意間忽略眼前的美好而嚮往著遠方了!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總覺得故鄉是用來懷念和遙望的,一個“故”字恰如舊識,是心裡最初的原鄉。而關於家鄉,我也總是固執的認為那是和我的呼吸相連,是可觸摸的,我從未遠離過的土地。是有家、有親人、有鄉情、有煙火的天空。

我不僅僅生長於此,迄今為止都與這塊土地生生相息,從未離去。同時,這座城也是七零後人與城彼此成長的見證,是無論貧窮富貴都無法斷舍離的一種融入了血脈的親情。是飛向了遠方成為了懷念也依舊是烙在心裡永遠不曾忘懷的溫情;如同夜航中溫暖的指引,誰能不愛呢?要不去愛她,又拿什麼去翻山越嶺?拿什麼去支撐著這一場生命的歷程。

年輕的時候總想著遠離家鄉去尋找遠方精彩的世界,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明白所有的繁華、榮辱以及名利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呢?我們只是這世間來去匆匆的過客,有多少人可以堪破這世間種種?若能在經歷了浮生沉浮,閱盡人間百態後有一絲頓悟,也算的是智者了吧。可惜,智者太少。我們在追風逐月的過程中早已遺忘了太多最本真最原始的樸素的感情。

歲月紛繁,而小城清雅、端然、寧靜、祥和。心若有愛,美無處不在,心若有情,山水無言。

在博湖,看炊煙裊裊升起

我愛我的家鄉,愛這座小城。這也是半生已過之後越發感受到的一種感情。哪怕是小別之後的迴歸都總是有一種迫切的心情朝著家的方向疾馳。那山,那水,那人,那一草一木,一池琉璃,一方氣息撲入眼簾時,滿滿的是醉人的清涼。是內心深處的一份嚮往,是於浮華喧喧中的一處安穩,那是我的家鄉博斯騰湖,是不同於他處也無可複製的煙火。

不慕繁華、不羨大方之城。於這裡,閒庭信步,看山有山、樂水有水;於這裡,清水一杯,鋪素宣,臨淡墨亦是鮮衣怒馬裡的快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