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原始的两条标语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是由书法家钟灵书写的。钟毓秀,是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书写者,中南海怀仁堂前的院子大门、二门、垂花门也都是由他书写布置的。

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1921年8月,钟灵出生于山东济南,又名钟毓秀。他早在1938年7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悄悄投奔革命圣地延安那年,钟灵还只是个年仅17岁的电话接线员。后来他进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就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做文化教育工作。1956年,他拜齐白石为师,钻研国画、书法,这期间,他设计或参与设计的新中国邮票就多达28枚。

在延安,钟灵写字漂亮几乎是家喻户晓,当时的延安城墙上的标语差不多都出自他之手。在接到在天安门城楼书写标语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后,钟灵干劲十足,决心使出自己全部看家本领。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在写字之前,钟灵先操起了剪刀,用布剪出宋体字后,再让木工按照一公分等于一米的比例锯好木板,钉成字盒,外面装上一层毛玻璃,里面安上电灯泡。这样标语挂上去,通电后,即便是夜晚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因为那时,解放区虽已流行写简化字的风潮,但刚解放,北平的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写繁体。为了照顾大多数,钟灵决定繁体字书写这两幅标语。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可是在写字时,钟灵又犯了难。天安门城楼的红墙那么长,标语上的每个字都要有房子这么大,这对钟灵是个极大的挑战。由于手头没有足够大的尺子,他就用脚步来丈量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宽度,经过衡量与计算才得出了每个字的大小。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很快第二个问题也接踵而至:两条标语的字数不一样多,一条9字,一条8个,怎样才能显得对称呢?细心的他,在实际步测结果中发现,天安门的九间门楼其实是宽窄不等,中间的门最大,四六间稍宽,三七、二八、一九间依次递减,但在人们的视觉中,却感到左右四间是对称的。

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古人的智慧,也给了钟灵灵感。于是,他决定利用视觉错觉原理,来安排标语字距,但是由于时间太过于紧迫,不容钟灵再去细想,结果两条标语的字距不够均匀,并没达到钟灵的理想预期,“政府”两个字,仍然显得过于紧凑。天安门横幅标语究竟是谁写的?

1950年国庆节,为了突显大国的胸怀,这两幅繁体字标语改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后来,为推广简化字,标语又被重新书写了一遍。但是,无论改几次,字样都没有变,还是钟灵最初写的宋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