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过后 街电再一次展现商业潜力

今年3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增长率达到225%。这个新兴事物已经获得了海量的用户基础。

刚刚过去的夏天,业内头号选手街电发起的世界杯互动活动中,不到20天吸引了近1000万用户参与,呈现刷屏之势。

世界杯过后 街电再一次展现商业潜力

<strong>3个月可回本 共享充电宝现商业潜力

早在2017年5月,腾讯创业基金就从运营成本、使用年限、回本周期等多个维度,考量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一个12个装小柜机的月营业额约720元,每月成本20元,利润就达到700元左右,三个月左右便可收回成本。

而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以400元算,按照每天平均收入2元的标准,一年270天有效骑行日计算,回本周期大概1年左右。

比较而言,共享充电宝的回本周期比共享单车快了近四分之三。再加上共享充电宝具有遍布各城市多元场景的广告位优势,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每个充电宝的回本周期都会在1到3个月之间。

2017年11月,街电已经宣布在多个城市实现盈利,是国内首家实现盈利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小电在今年3月也宣布盈利。

盈利可期的利好条件下,资本市场对共享充电宝行业选择持续加注。

有投资人士表示,共享充电市场空间很大,十分看好这一赛道的未来价值和商业化前景。

有分析者称,随着行业的成熟,除了租赁、押金、广告收入之外,共享充电宝还在电商、金融、会员体系等多元化营收方面,企业盈利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在商业模式越发成熟的情况下,400亿规模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还将持续增长。

<strong>活力用户的持续显现价值

中商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将达到近400亿元。

而手机APP中的游戏、直播、短视频等高耗电的娱乐消费,持续消耗着手机宝贵的电量。

巨大的需求也推动了共享充电宝市场快速发展。

街电一马当先,用户量从2017年3月的100万,到今年3月,用户量突破6000万,用户数增长60倍。日订单峰值突破120万,目前稳居支付宝线下支付订单top 3。

小电用户量达到3500万,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怪兽充电等玩家的用户也达到了千万量级。

市场规模成倍扩张,离不开共享充电宝企业成熟的运营。

目前,街电覆盖的城市超过200个,小电覆盖全国140个城市。

一年时间内,共享充电宝设备从餐厅、商场等日常生活场所逐渐扩张到医院、学校、写字楼、火车站、高铁站和飞机场等多元场景中。

以街电为例,目前已登陆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桂林机场等众多机场,广泛覆盖机场、高铁、医院等人流量更高的高端公共场景。

广泛场景覆盖满足用户想用就能用,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对行业来说,也是持续利好。对于街电来说,2018年用户破亿也并非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