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依法創新黨建示範 全面探索法治建設

大渡河畔,石棉縣廣元堡社區,集中安置房錯落有致、寧靜和諧,乾淨的街道和充滿歷史回憶的川礦博物館讓人眼前一亮。“以前這裡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居住環境也是髒亂差,現在變化太大了。”63歲的沈剛文是原川礦的一名採礦工人,面對如今的生活環境,他滿懷感恩的說到,“平安和法治密不可分。我們社區自己成立了以樓棟黨小組長、居民代表為成員的自治管理委員會,組建3個樓棟黨小組,在社區黨支部的幫助下完善小區管理制度,提高了我們住戶的安全感。”

“在廣元堡社區,法治長廊公開欄、微信公眾號等成為普法新陣地,群眾可以便捷獲得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廣元堡社區支部書記張雲泉介紹到,“只有調動黨員、群眾參與共治的積極性,實現居民共治共管、自我約束,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2017年4月以來,石棉縣從加強基層依法治理入手,在全縣村(社區)黨組織中實施黨建“磁鐵工程”,旨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增強黨員幹部責任感、老年黨員榮譽感、普通黨員歸宿感和普通群眾的嚮往感,把每個村(社區)黨組織都建設成為脫貧攻堅的戰鬥堡壘,開闢了石棉縣推進全面依法治縣工作基層治理的新模式。

石棉縣巖子社區黨支部以開展黨建“磁鐵工程”為抓手,通過培育“四力”(黨支部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形成“四感”(黨員幹部責任感、老年黨員榮譽感、普通黨員歸屬感、普通群眾嚮往感),讓各基層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鞏固,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明顯發揮,促進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

石棉檢察院通過機關“三化”建設管理水平再提升,率先建設了石棉縣首個室內法治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內,通過對比中國古代和西方法治思想,學習人民檢察歷史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播放自制普法微電影來打造法治文化,為法治建設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同時,石棉縣全面推進省級法治示範縣、各級法治示範鄉鎮(街道)、法治示範村(社區)、學法用法示範機關(單位)等“法治示範創建”工作,按照示範創建動態管理實施細則,對示範單位實行動態化管理,持續鞏固創建成果,強化示範帶動效應。為此,石棉縣還制定了《石棉縣創建四川省省級法治示範縣指導標準及責任分工》,明確各鄉鎮、各部門工作職責,規範完善各項工作,加強法治宣傳。各鄉鎮(街道)也按照相關標準和工作要求,加強申報示範創建工作,繼續提煉總結特色亮點,通過以點帶面,典型示範的方式,推進石棉縣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石棉縣也將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開展法治進學校、機關、社區、家庭等工作。將按照“黨委主導、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思路,深入挖掘體現石棉特色的法治文化,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推進城區法治文化廣場建設,營造濃厚法治氛圍,潛移默化傳播法治精神。

據悉,2016-2017年石棉縣連續兩年被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評為“創‘三無’先進縣”,被省信訪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三查三促三爭當’先進集體”,先後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成功創建為市級法治示範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