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小编在前文《现代总参谋部的起源》里曾经写到,沙恩霍斯特奠定了普鲁士现代化陆军与现代总参谋部的基础,而老毛奇更是将总参谋部提升到了同首相、军政大臣平起平坐的地位。

作为总参谋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对敌对国的作战计划。他十分清楚,德国要统一,但必须统一于普鲁士王朝,"普鲁士必须成为德国之首";德国要成为欧洲强国,但必须用武力来排除统一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用战争手段来维护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尊严"。

他早早便开始制定对周边国家的战争计划,并且很快预言成真,丹普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普鲁士大获全胜,普王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即历史上所谓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而战役的进程与总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几乎分毫不差,普鲁士军队大获全胜,使得总参谋部获得军队的指挥大权,将普鲁士总参谋部推向其全盛,也给当时的世界各国上了非常完美的一课,普鲁士总参谋部制度一时间成为了世界各大强国争相效仿的对象,其中就包括英国。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日不落帝国

作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陆海军,但是随着霸权的不断强化,任何帝国必犯的老毛病开始犯了。

首先便是军纪。作为大英帝国立足之本,龙虾兵的军纪与单兵素质一直为人所称道,甚至在滑铁卢战争中,威灵顿要求火炮在法军接近到100米内、步兵在20米内之前不许开火,如果没有强硬的军纪、严格的训练、过人的单兵素质,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在1839年第一次英阿战争中,英军的表现却称不上是军纪严明,战争初期,英军很快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刺刀维持统治,在当地大肆掠夺,勾引强奸当地妇女,军官们甚至把自己的小妾接过来一起居住。

残暴统治、败坏的军纪很快引起了当地人的反抗,最后1.6万人的军队+家属只逃出来一个人,军医威廉·布雷顿,高级军官什么统统当了俘虏。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亚战争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的纪律表现也配不上他日不落帝国的称号。英法联军对俄国宣战后,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发,由于当地的酒和妓女价格低廉,饮酒又是军队中的传统,好酒的大兵们在酒精的刺激下情不自禁得放纵自己的小兄弟,加上当时卫生状况糟糕,梅毒等性病在联军中泛滥。

除了糟糕的军纪,还有更加糟糕的后勤。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英国解散了“皇家辎重车队”和“参谋团”,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甚至连拿破仑时代的海军咸牛肉被送上了士兵们的餐桌。

1839年达尔普林船长在阿松森岛的仓库发现那些咸牛肉是1809年腌上的,这还不是最可怕的,1870年海军水手发现他们吃的咸牛肉是1805年装进木桶里的。这些咸牛肉跟士兵们的爸爸爷爷一个年纪,据说有水兵拿它做烟斗,这样吸起来有肉香味。

这事情不知道是段子还是历史事件,因为不算大事,所以也无法考证,难以考证,但是肉很硬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大家买过火腿、家里做过火腿的应该都知道,像那些陈年火腿硬的必须拿砍刀锯子卸开才能吃,一般的菜刀根本没办法。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船上的饮食

这种陈年木乃伊咸肉还有个别名,叫做盐骨头,因为它很咸并且硬的像骨头一样,厨师们不得不用斧子和锯子来对付它。 有这么一个段子:有一块牛肉实在是太硬了,一名水手把它雕刻成一艘战舰的外形,用砂纸磨光,然后钉在战舰的横梁上。几十年后它撞破了很多忽视它存在的颅骨,自己却发出红木般的光泽。

本来优质的蛋白质在盐的作用下变成了各种毒素,很多人吃了咸牛肉后就会引发肠胃炎开始腹泻,严重影响战斗力,甚至有可能导致士兵脱水死亡。因此大量的牛肉因此被扔掉,有的步兵团一天就会扔掉几百磅。不是不想吃,而是实在是不能吃。

除了木乃伊咸肉,还有长满了象鼻虫和黑头蛆的硬饼干。不知道用的什么诀窍,应该就是死面饼子,即使在潮湿的海上依然保持着干脆的口感不变质,哪怕被虫子蛀得一塌糊涂,也照样分配给士兵们。

而士兵们闲得无聊的时候甚至把饼干放在袋子里,里面放上一条鱼,这样那些蛆就会爬出饼干爬到鱼上,把鱼扔掉饼干里的虫子就会少点。(话说,英国士兵在海上不吃鱼么。)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1784年的海军饼干,到现在还没烂

比糟糕的食品补给更恐怖的是军需官。即使有鲜肉,军需官也会用咸肉代替,因为“分发鲜肉太费事了”。对于军需部门来说,分发鲜肉比分发咸肉麻烦,烤制新鲜面包比分发成袋的饼干麻烦,所以他们为了自己少干点活更省事而选择让几千人死于粗劣伙食。

反正咸肉都是现成的,饼干都是现成的,放多久都不会坏,最多长虫子。他们自己吃的都是好东西,谁管你大头兵的死活。

除此之外,海军的饮水也是巨大的问题,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与微生物,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就会变质发绿,后来生水烧开放凉,制成凉白开储存,还有准备大量可以当水喝的啤酒,但是通常放置一个月之后就会变质,此时就开始兑朗姆酒,通常比例是1:4,这样至少让变质的水喝起来不那么恶心。

可就算是海军这么糟糕的饮食,在克里米亚作战的英国陆军士兵都得不到满足,当时一份调查显示,英国水兵日常口粮是28.5盎司,黑森雇佣兵是32.96盎司,而克里米亚英国陆军士兵只有区区的23.52盎司,而且就是那些陈年木乃伊咸肉和长蛆的饼干。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为大英帝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兵们这么寒酸的食物,甚至还不如同期苏格兰监狱里的犯人,犯人们每天都能得到25.16盎司的食物,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了烤制的面包、蔬菜、鱼、牛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在那么恶劣的气候下露宿并作战。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

糟糕的后勤很快便暴露无遗。在瓦尔纳,1854年7月19日,法国军营中霍乱爆发。22日蔓延到英国军营。尽管所有帐篷被销毁,瘟疫仍然没有得到控制。1854年8月10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军需品,包括16000双靴子和150吨饼干,使得情况更加糟糕。

士兵们几乎完全是靠朗姆酒和饼干活下来的,因为咸牛肉会导致肠炎,有人能活下来真是个奇迹。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1854年10月1日至1855年4月30日,克里米亚英军死亡35%,这样大量的死亡并非是由于特别恶劣的天气,而是由于在寒冷的天气里劳累过度、暴露于潮湿和严寒中、不合理的食物、不充足的衣物…….”

也不能说后勤部门从未考虑过给士兵们提供蔬菜,实际上蔬菜的采买是军队后勤管理条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在1854年11月4日,150吨蔬菜被先驱号运到巴拉克拉瓦,但是当船离开博斯普鲁斯时没有弄好符合英军标准的文件,结果官员们为账单和标签争吵到食物腐烂丢进水里。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亚战争

从11月到3月,英国士兵每个月只能得到两个土豆和一个洋葱。当时英军司令、时年66岁的独臂军人拉格伦勋爵曾经命令给士兵们每天分发两盎司大米,以补充维生素对抗坏血病,但是军需部门宣称尽管有大米,但是没法分给士兵,因为士兵们没有容器可以携带这种非常规补给。

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只要有一个布口袋,大兵们就可以把从军需官手里领到的大米带身边作为常规补给。

在巴拉克拉瓦英军有大米、土豆、豌豆和大麦,这些会给士兵健康带来很大好处的食物被军需部门拒绝,他们告诉拉格伦勋爵,这些不在他们的条例上。说白了,这帮人就是懒。

由于士兵严重缺乏维生素的补充,坏血病在军中盛行,情况是如此严重,但是却被军需部门的愚蠢行径进一步加剧,1854年12月10日爱斯基摩人号带来了278箱近两万磅酸橙,这本来是治疗坏血病最好的药物,但是从12月10日到2月的第一个星期,这些酸橙在爱斯基摩人号上一动未动,因为军需部长菲尔德认为告诉军队酸橙已经到了不是他的职责。

塔罗其的报告中称:长蛆的饼干对患有坏血病的士兵尤为残酷,他们只有忍着牙龈发炎的剧痛来吃饼干,经常吃得一嘴的鲜血。烤制的面包可以在巴拉克拉瓦的居民手里买到,但是战时物资紧张,缺口又大,其价格超过普通士兵的承受能力。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生咖啡豆

菲尔德的蠢事还有命令将生咖啡豆运到克里米亚,因为生咖啡豆不容易在运输中受潮和发霉。但是士兵们怎么对付这些东西呢?第一燧发枪团的团长这样说:定量配额的生咖啡豆被分发下来,这只是所有不幸的笑柄。没有东西用来烘烤咖啡豆,没有工具来研磨,没有火没有糖,除非我们像马吃大麦那样生吃它。除了他们已经做的:把它扔到泥土里,我实在想象不出士兵们还能用它做什么。

决不能责备士兵们缺乏创造力,他们用炮弹来碾碎咖啡,用咸牛肉做燃料烘烤,不过随军医生 说,那些粗糙加工的咖啡实际是一种对士兵身体有害的不洁混合物。对了,菲尔德的仓库里还有2700磅茶叶,他把它们忘记了。

后勤部门称根据女王授权制定的服役条例规定,士兵每三年配发一次军大衣和靴子。刚开始英国士兵们看到土耳其盟军从死尸身上剥下靴子甚至抢劫墓地里的死人时吓得目瞪口呆,但是不久后他们面对穿不穿掉底儿鞋的选择时也很快加入其中。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英军登陆

当士兵们在克里米亚登陆的时候,士兵们被告知将背包留在运输船上,结果当士兵们登陆以后登陆船开走了,六个星期都没有再回来,于是士兵们六个星期都没有换洗衣服。在潮湿的环境中士兵们穿着整天湿漉漉的衣服,裹着包浆的大衣躺在包浆的毯子上,军队中虱子泛滥,疫病流行,什么疥疮啦各种皮肤传染病都是小意思。

更可怕的是地中海湿润的气候,英军士兵将毯子直接铺在潮湿的地面上,没有任何东西来阻止潮气对身体的侵害。运了几千张草垫到克里米亚后却没有干草填充,就一个干草编制的袋子,4万件加厚大衣和靴子随着王子号在11月14日沉没,到11月底有1.2万件大衣运到巴拉克拉瓦,足够解决燃眉之急。

但到次年1月,因为军需官的不作为,大批的大衣仅仅发放了3000件,9000件军大衣呆在仓库里,士兵们却在寒冷中挣扎。小块地毯倒是不断运到,到1月就有2.5万条,但是没有人把它发给部队,仅仅有800条供给了各指挥部门,因为那是给军官们使用的。

当时的后勤简直一团糟,没有人知道邮局在哪里,野战医院在哪里,甚至他们的将军在哪里。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英国贵族

除了军纪、后勤,还有指挥官人选问题。作为一个老牌贵族国家,英军自古以来就有从贵族子弟中提拔军官的制度和传统,大量军官都是贵族子弟,而且贵族子弟在战争中大都跟在士兵旁边一起前进,这跟当时欧洲人打仗的方式也有关。估计他们相信贵族总是比平民百姓更优秀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嘛。

排队枪毙时代,国与国之间大多是亲戚关系,错综复杂,什么大表哥二舅妈三姨太四舅老爷各种乱七八糟,所以大家都很遵守什么骑士精神,在战场上通常都不会特意挑军官当目标,加上当时火器还停留在打一发装一发的时候,火力密度不行,死了只能说你命不好,怨不了别人。

当然了,除了当时的美军,因为当时跑去美洲开荒的大多都是贫苦老百姓和清教徒,对英军并没有什么骑士精神,也没有什么贵族精神的约束,一切目的只为战胜。

军官战损率低,贵族子弟自然也愿意去镀金。由于是贵族子弟,起点高,一进军队,安排的至少是尉官级别的军职,起点就比平民百姓高。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英军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规定,军官需要自己准备从战马到军装再到武器等所有装备,这么一套装备下来,按照一个普通军官的工资标准看,就算五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所以一个出身平民家族的士兵,你让他去当军官,他根本不敢去当,只因为他没有钱,连装备都买不起,又算是哪门子的军官。

而贵族军官也是分等级的,平民贵族、终身贵族、世袭贵族,出身不一样,起点不一样,能够达到的高度也不一样。当然并不是说贵族军官一无是处,这样的制度能够保证龙虾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有其优越性存在。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英军在半岛宿营

但是在19世纪的几场战争中,贵族军官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首先是士兵的升迁问题。

士兵想升迁想当上贵族就必须英勇作战,跟敌人玩命,可军队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中下级军官职位全部都被贵族子弟霸占,平民军官在军官群中的占比不到1%,高级军官中的比例更低,而且基本不存在越级升迁的可能性,加上当时军官需要自己购买装备,大量优秀士兵被摁在原地。

尤其是在高级军官层面,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作为英军总司令的拉格伦男爵,跟着威灵顿一路踩着拿破仑爬上了高位,但做的大都是行政管理工作,始终没有亲任过指挥官,这也不可避免得导致了之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不断出现的指挥失误。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阿尔马河战役

阿尔马河战役中,英、法、土三国军队在位于尤帕托利亚以南约20英里、塞瓦斯托波尔以北30英里的卡拉米塔湾内的一处海滩登陆,虽然没有遭遇抵抗,但是整个登陆滩头一团糟,人马混杂,毫无秩序;第一夜没有帐篷,恰逢大雨倾盆,登陆的联军瞬间成了落汤鸡。

此外,联军还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不过,在19日晨部队出发之前,总算从当地强征来一些破烂不堪的马车,运载了3天的干粮和备用弹药,但帐篷和重装备只好留下。

这次战役不是根据任何具体作战方案实施的。实际上,英军渡河之后总指挥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虽然拉格伦勋爵在一处的个人干预起了关键作用)。此次战役还不是因克尔曼战役那样的士兵之战,因为师旅指挥官在某些阶段影响了作战的进程。尽管如此,营自为战占了此役的很大一部分时间。

他的胜利应首先归功于全体士兵的英勇和顽强,归功于军士与军官的杰出领导才能。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巴拉克拉瓦战役

在巴拉克拉瓦战役中,由于拉格伦男爵混乱、含糊不清的命令,男爵要求轻骑兵阻止俄军拖走野战炮,却没有在命令中说明那是指在考斯威高地上的土军野战炮,而不是谷地尽头的俄军野战炮。就地形而言,拉格伦勋爵要轻骑旅夺取的是凸面上的野战炮,而轻骑旅却只能理解成凹面里的野战炮。

混乱、含糊的命令加上传令参谋军官自己的理解,加上军官们自己的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轻骑兵贵族军官之间的不和,导致英军轻骑兵旅在没有炮火支援,没有步兵伴随的情况下,仅仅靠着手中的佩剑长矛,远距离开始向俄军步兵阵地开始冲锋,结果自然是损失惨重,在20分钟的时间内,轻骑旅就损失了247人和497匹战马,再也形不成战斗力了。

轻骑兵的牺牲毫无意义,还产生了著名的科林·坎贝尔浅红色队列和卡迪根伯爵轻骑兵死亡冲锋。而英随军记者罗素在《伦敦时报》报道了是役,英国国内舆论顿时为之哗然。整个克里米亚战争由起因到进行的混浊不堪,就此算是达到了一个标志性的顶点。拉格伦遭到国内抨击。

11月4日,一场风暴光临克里米亚半岛,皇家海军舰队损坏严重,英军在巴拉克拉瓦的港口也无法接纳运输船只进入。英军营地的帐篷被撕成了碎片,补给品被刮的不知去向,部队饥寒交迫。在巴拉克拉瓦,补给品并不缺乏,但军需部门无力将这些物资运到前线的高地,因为没有足够的草料喂养运输用的牲口。骑兵的马匹也因为缺乏草料甚至相互吃尾巴。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亚攻城战

在11月27日,俄军为解围再次发动因克尔曼战役,在俄军的突袭中,英军表现的混乱不堪,完全靠士兵的白刃奋斗和法军的援助才击退俄军,现在人们将这场作战命名为“士兵的白刃战”,以标示此战中指挥员已毫无用处。

糟糕的后勤还在继续作怪,直到1855年1月,一条七英里长的铁路建成,巴拉克拉瓦的补给品特别是药品直接送到了前线的高地上,补给危机终于减轻了。英军运输船队的指挥官海军上将鲍瑟也饱受指责。

此君坐镇君士坦丁堡,根本不知道前线到底需要什么,结果很多运输船返回君士坦丁堡时货物被拒收还留在船上。巴拉克拉瓦的码头也是一片混乱:面粉从编织袋里散落出来,弹药箱、木头、火药桶和腐烂的肉制品胡乱堆放在一起。

还有一个丑闻被伦敦的新闻界捅了出来:尽管整个冬天士兵们痛苦异常,但军官们却躲在海上的军舰上过着舒适的生活。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围困塞瓦斯托波尔

1855年6月第二次围攻塞瓦斯托波尔失败,马拉克雷夫特被俄军重新夺回,糟糕的后勤导致霍乱再次在联军军营中爆发,拉格伦男爵也得了痢疾。这时,国内再次对拉格伦男爵提出批评,不久后他便气急攻心,撒手人寰,嗝屁朝梁了。

之后发生的印度兵变,又称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5月爆发的德里保卫战,酷热的天气以及疟疾和霍乱流行,也增加了英军的困难。从6月初到7月中,英军接连更换了4个总司令,仍旧无法攻入德里。直到9月14日,英军近万人在新装备的50门后膛大炮的帮助下,终于从城墙缺口冲进城去,经过6天反复的争夺,德里终于陷落。英军死亡5000多人,4名指挥官中有2名被击毙,2人负伤。

克里米亚战争英军糟糕的表现激起国内越来越多改革的呼声,印度兵变的镇压效率低下催生了1868年陆军大臣卡德威尔以普鲁士为榜样开始进行军队改革,改进编制和提高效能。主要包括

1、将军队总司令降到陆军大臣顾问的地位,指挥权从国王手中下放到议会,获取议会支持。

2、建立志愿兵役制度,建立公民军队。

3、严格入伍标准,改善士兵待遇,不要社会垃圾。

4、废除军衔买卖,想升官自己拼。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布尔人骑兵

但是此次改革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在19世纪末爆发的布尔战争,布尔人在1880年发动突袭,突袭了一支英军部队。布尔人以1人伤亡的代价,取得了毙伤169人的夸张战绩。英国人发动了报复,但是在马朱巴山战役又被布尔人击败,1000名英国士兵死亡900人,英国总督阵亡。连连战败逼的英国人不得不和布尔人签订了合约,承认了德兰士瓦的独立。

在科伦索战役,英军两万人,布尔人仅有四千多人。然而布尔人却以死七人,伤二十二人的代价。打死打伤英军一千多人。

整场布尔战争打下来,英军投入了四十五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逼退了布尔人的正面抵抗,却迎来了布尔人的游击战争,最后英军伤亡2.1万人,消耗军费2.2亿英镑,而布尔人民兵不过才8万人。当时还是随军记者的丘吉尔也成了俘虏。

英军现代参谋制度的起源

温斯顿·丘吉尔

布尔战争之后,大英帝国开始走下坡路,也给了英国军方狠狠一耳光,他们发现现在结构松散的、以团为架构的军队还是无法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

英国从1904年开始对陆军进行第二次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撤销陆军总司令,改由陆军参谋长担任陆军最高军事首长,同时成立陆军委员会,下设职业参谋机构——陆军参谋部。新成立的陆军参谋部由军事行动局、参谋业务局、军事训练局组成,涵盖了从军事行动策划、军队训练、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军事准备工作。后来又按军种划分了各军种的最高参谋长。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英军才正儿八经有了自己真正专业的参谋机构,为英国赢下后来的一战和二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此时的日不落帝国已经走向了帝国落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