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大多數槍械的瞄準具都裝在槍管上方,瞄準線要高於槍管軸線,但仍能做到瞄哪兒打哪兒,而不是打在瞄準點下方一點。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這種疑惑的人其實有一個潛在的誤會:槍的瞄準線和槍管軸線是平行的,子彈出膛後是直線飛行的,所以子彈肯定會落在瞄準點的下方。其實不然,和很多人的直覺不同,當射手用槍射擊與自己處於同一水平面的目標時,槍管並不是水平的,而是有輕微的上抬角度。如果不能理解,我們不妨先假設:槍管處於絕對水平時射擊會發生什麼情況?

水平射擊會發生什麼情況

如果槍管處於絕對水平狀態,子彈在槍管內做加速運動,子彈飛出槍口之後憑慣性飛行,不再加速。由於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作用,同時還有空氣的阻力作用,那麼子彈的軌跡大致就是一個平拋運動軌跡線,類似於從水平飛行的飛機上投擲炸彈。

對射擊來說,意味著只要子彈一出槍口,就開始下墜,比水平的瞄準線低,子彈肯定會落在瞄準點的下方,而且距離越遠,下偏量越大,這顯然打不中目標。

所以槍械要擊中目標,槍管要略向上抬,這時射出的子彈飛行軌跡就不是一條直線,也不是一條平拋運動軌跡線,而是一條拋物線——先上升、再下落。只不過這個上抬的角度很小,你沒覺察到罷了。

於是就有了第二個問題:子彈沿拋物線軌跡飛行,我們又是怎樣讓子彈命中目標的呢?

拋物線射擊怎麼命中目標

在這裡,我們拿某種槍械的彈道曲線來分析說明。圖1中曲線是子彈的軌跡,直線是瞄準軸線,也就是眼睛-照門(靠近槍托)-準星(靠近槍口)-目標的四點連線。由於槍的瞄準線比槍管軸線高,子彈剛出膛的時候是低於瞄準線的,到30 m處子彈彈道就上升到和瞄準線重合,隨後繼續飛行,直到200 m處重新下落回到瞄準線上。如果這支槍瞄準水平距離200 m的目標射擊,那麼子彈就能正中目標。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如果目標在100 m處呢?彈著點就會偏高8 cm。如果目標在300 m處呢?會偏低30 cm。

我們都知道,射擊目標不可能永遠在200 m距離上,可遠可近,那麼如何保證在槍的有效射程內射擊不同距離的目標,彈著點都落在瞄準點上,不偏高也不偏低呢?從子彈拋射的軌跡可以想象出,假設要射擊300 m處的目標,那麼槍口肯定要比圖1中(也就是射擊200 m目標)時抬得更高一些,讓子彈飛出槍口時上升角度更大一些,拋得遠一點,這樣等子彈落下時,正好在300 m處與瞄準線重合,射中瞄準點。如果要射擊100 m處目標,那就讓槍口上抬角度低一點,子彈飛出去的軌跡上升角度小一些,拋得近一些,這樣子彈下落時在100 m距離上就和瞄準線重合,射中瞄準點。

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射擊距離不同,槍口上抬角度也不同,這一過程如何量化?

槍口上抬角度如何量化

這就需要表尺,如圖2所示。這張圖是美國勃朗寧M1918A2自動步槍的立框式表尺。從圖2中可以看到表尺框兩側有數字,從下往上左右交替排列,從1排列到15,表示100碼~1 500碼(1碼=0.914 4 m),每100碼一擋。目前照門的遊標在表尺最低位置,也就是100碼,假設現在要射擊500碼目標,就把照門遊標往上移動,抬高到刻度5。照門位置高了,如果槍管還是水平狀態,那麼從遊標上的小孔(學名叫覘孔式照門)向前看時,視線就從槍口準星的上方通過,是看不見準星的。要從覘(chān)孔向準星瞄準,槍托就要放低,微微抬高槍口,這樣才能讓準星落入覘孔視野,只不過這個動作非常微小。此時槍口抬高了,子彈飛出槍口時上拋的角度更大,就能在500碼處下落和瞄準線重合,擊中瞄準點。所以表尺板上的數字刻度不是隨意刻的,是根據這一種槍在射擊不同距離目標時槍口上抬的角度計算後刻上去的,表尺就是把“槍口上抬一定角度”這一動作量化的工具。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有同學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我看到的槍上沒有這種豎起來的框子呢?這裡就涉及到第四個問題:除了立框式表尺,還有哪些表尺?

其他表尺

因為立框式表尺的近距離刻度間隔太小,所以就給裝定表尺帶來了不便,容易裝錯表尺。特別是步槍、輕機槍等武器,主要在400 m距離內使用,立框式表尺的近距離刻線非常密集,給射手帶來了很多不便。

<strong>1.臥式表尺

步槍、輕機槍不大使用這種立框式表尺,而是使用臥式表尺,如圖3所示是毛瑟步槍上使用的臥式表尺。臥式表尺的表尺板是臥式的,底下的底座是弧形拱起的。往前推表尺的遊標,因為弧形底座,表尺板就會往上抬,照門(這種照門不是一個孔,是一個缺口,叫缺口式照門)就相應地抬高。由於這種表尺的射擊距離投射到表尺板的刻度是等間隔的,所以裝定表尺就比較清楚,不容易裝錯。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strong>2.筒狀表尺

還有一些槍械,它的表尺結構更特別,比如德國HK公司的G3自動步槍,它使用一種筒狀表尺,如圖4所示。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個傾斜安裝的空心筒,圓筒四周分佈著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的覘孔,需要裝定某個射程就把對應的覘孔轉到射手眼前,用這個覘孔瞄準,但是100 m距離照門不是覘孔,而是一個較寬的缺口。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strong>3.常用表尺

有人就要問,戰場上的敵情瞬息萬變,目標往往是隱現的,暴露的時間很短,每次射擊都要精確測距怎麼可能抓住戰機?這時候就需要“常用表尺”。

圖5所示是SKS半自動步槍的表尺,也就是中國56式半自動步槍的表尺,它使用的也是臥式弧形表尺。這種表尺刻度1後面還有一個字母П,這個叫作“常用表尺”,相當於表尺3,也就是300 m距離上照門的高度。在實際戰鬥中步槍的射擊距離一般不超過400 m,所以射手可以將表尺裝定在П,不必每次都變換表尺,而是根據經驗在射擊比300 m近的目標時適當壓低槍口,射擊比300 m遠的目標時適當抬高槍口。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strong>4.L型翻轉表尺

並不是每一種槍都要用這麼複雜的表尺,有些槍就不用,比如衝鋒槍和手槍。衝鋒槍是近距離使用,有效射程比較近,只有200 m左右,在這麼近的距離內用立框表尺或臥式表尺就太繁瑣了。大多數衝鋒槍為了簡化結構,使用的是L型翻轉表尺(如圖6所示),只有一高一低兩個照門,射擊距離較近的目標用低照門,射擊距離較遠的目標用高照門,高低兩擋就足以覆蓋衝鋒槍的有效射程了。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strong>5.固定式瞄準具

手槍的有效射程更近,只有50 m左右,在這麼近的距離內再設計一個可調錶尺就多此一舉了,所以手槍普遍使用固定式瞄準具,不能調節,對不同距離的目標就靠射手適當抬高和放低槍口來控制彈著點。早期有一些手槍,比如德國毛瑟C96手槍,也就是“駁殼槍”用過類似步槍的可調錶尺,50 m一個刻度,最大表尺射程甚至標到1 000m,但是手槍是打不了那麼遠的目標的,不切合實際,所以現代手槍上再也看不見這種可調錶尺了。

「科普」:槍械如何做到瞄哪兒打哪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