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糧票五市斤

全國通用糧票五市斤

全國通用糧票五市斤

糧票是 20 世紀 50 年代至 85 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 40 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其實憑票供應 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 1916 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 2500 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 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另外,有些發行於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解放 戰爭時期革命軍隊在人民群眾支持下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

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新中國成立初 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3 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 年 8 月 2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 17 次會議通過《市 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1960 年,國家進入了節糧度荒時期,城市居民的糧食定量進行壓縮,副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以前曾經憑票供應的商品,也無貨供應。到 1961 年市場憑票供應的商品,達到了 156 種。在那個時期,吃飯要糧 票,吸菸要煙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連一分錢買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糧票的外觀設計也還是多種多樣,有橫式的,豎式的,也有齒狀的、正方形的,各種各樣的設計也是挺有意思的,在糧票的票面上還印有中國的美麗風景以及風土人文,這些圖案在糧票上也一定程度上傳播了中國的文化,如:陝西的兵馬俑、廣西的象鼻山、內蒙古的博物館雕塑、西藏的布達拉宮、上海的外灘、湖南的韶山、貴州的遵義與黃果樹瀑布及雲南的石林 等。正是因為這些糧票還有精美的外觀,所以在這些糧票退出了歷史舞臺之後帶上時代的印記成為了廣大收藏家的目標,四面八方的收藏家開始競相尋找糧票,所以也導致了糧票千金難求的局面,致使糧票的身價節節攀升。但是這些糧票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夠爭取到的,現在糧票作為一種收藏品,帶著自己特有的歷史 印記成為大家想要記住的歷史。1993 年後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海外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曆時 40 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 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其未來升值空間無可限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