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土化的“核心”在於本土文化
導語: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印尼,本土電商經過數年的蟄伏和學習,已經逐漸熟悉這個市場的打法,並開始掌握市場的話語權。
誰是最受歡迎的印尼電商?
最近,來自馬來西亞的電商聚合平臺iPrice Group發佈了他們對2018年第二季度印尼電商流量的監測數據,內容非常有趣。
雖然Lazada主導整個東南亞的電商市場,但是在過去的這個季度,印尼點擊量最高的電商平臺卻是Tokopedia和Bukalapak。
據悉,Tokopedia的移動端和網站每月累計點擊總次數已超過7300萬,截止2018年5月,其訪問量總計高達3.32億次。雖然Bukalapak的首席戰略官Teddy Oetomo沒有提供精確的訪問數據,但根據Bukalapak現有的數據進行對比:2018年第二季度的流量與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長了近3倍,而活躍用戶數量增加了2倍。
印尼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本土玩家們已經站穩腳跟,並開始逐漸取得市場的主動權。
勝出的關鍵還是在本土化
為了證實這一觀點,DailySocial與JakPat合作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印尼各地的2026名受訪者,目的在於選出最受印尼消費者歡迎的電商平臺。
結果顯示,Shopee成為受訪者最常用的電子商務服務(34%)。其次是Tokopedia(28%),Bukalapak(17.5%)和Lazada(14%)。
比起外來的大玩家,本土的玩家雖然資金儲備不是非常充裕,但他們啟程更早(Tokopedia成立於2009年,而Bukalapak成立於2010年),也比外來者更加了解這個市場。
比如,Tokopedia的招牌活動Ramadhan Extra購物節就是利用了穆斯林國家的節日特點,在齋月專門為網民提供數百種獨家產品,閃購和一系列的折扣活動,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戶點擊量,並積累了口碑。在尋找如何利用本地化的社交習慣和文化特徵打開市場的道路上,本土玩傢俱有天然的優勢,畢竟他們無限接近於本地消費者。
不只是簡單的消費習慣,電商還是個嚴重依賴搭建物流渠道的行業。
儘管摩根士丹利的調研表示,印尼全境各種物品的貨品交付時間已經從10天縮短到三天左右。大城市內甚至可以24小時內送到。但在爪哇島之外的地方電商供應鏈仍然效率不佳。因此,為了把貨物從A送到B,物流公司就得需要至少兩種運輸模式,以適應印尼這個千島之國經營的複雜程度。
因此,對於那些喜歡把供應鏈從頭到尾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電商巨頭們,想要玩轉印尼這個市場,過往的經驗可能都不再是萬能的,必須要重新採取策略,這也許是亞馬遜觀望已久,卻還沒有大舉進入的原因之一。
但是本地玩家沒有這些歷史的經驗或者是包袱,他們可能更善於尋找本地隱藏的零星資源並加以整合,在外來巨頭們沒有注意的空間內尋找成功。
所以像電商這類重運營和本地化的行業,外來資本貿然進入可能也不能像本地人一樣玩得轉,不如投資本土有潛力的玩家,依靠資本和技術支持賺錢來的開心。
背後角逐的中國資本們
這一點,“聰明”的中國資本早就已經看透。
大舉佈局東南亞的阿里巴巴,在連續增持股份掌控Lazada並幫助其開拓印尼市場的同時,依然以11 億美元領投了印尼本土電商的種子選手Tokopedia。
而在印尼電商第二季度的移動應用下載量排名第一的Shopee背後,是阿里的老對手騰訊的身影,雖然沒有辦法和阿里巴巴在國內電商市場正面對決,但是不論在國內還是在海外,騰訊都是電商新玩家們的重要投資者。
原本也看中了Tokopedia的京東,結果被阿里半途截胡,雖然一轉身投資了印尼出行巨頭Go-Jek和旅遊資訊平臺Traveloka,但最終還是不能放棄自己的老本行,決定親自下場印尼電商市場進行廝殺,雖然已經在印尼打開了部分市場,但和本土玩家們的影響力相比還是不太夠看。
對印尼電商市場前景的看好,讓中國資本在近幾年內大舉殺入,但是從現在呈現的結果來看,巨頭們之間的刀光血影固然好看,但想要理解東南亞,還是要先了解本土創業者們。
閱讀更多 7點5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