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前,家长千万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会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我们总是不可免俗地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他勇敢,希望他多才多艺,希望他懂礼貌,但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不适当的年龄,要求他做到这些,就是父母的不对。两岁前,家长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一辈子。

2岁前,家长千万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会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1、逼孩子学步

很多家长都觉得学步早,就说明孩子越聪明可以先人一步,所以会在孩子刚刚会站立时,就迫不及待得让孩子坐进学步车,或者拿学步带强行让孩子向前踱步,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更快掌握学步的节奏,还有可能造成宝宝的腿部弯曲,也就是会成为「罗圈腿」。家长应该在孩子有学步能力时,再开始协助他们进行训练,一般1岁多的孩子会开始有学步的能力,这时每天的运动量会加大,腿部动作比较多,所以家长要给孩子选择贴合度高,吸水性强的纸尿裤,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漏尿。

2、逼孩子分享

小心他长大没主见

为什么?为了能让孩子将来成为很受大家喜爱的人,家长平时会教孩子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其中分享就是重要的一课。但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不要故意给孩子出难题,强行让他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失落,以及怀疑家长对自己的疼爱,是不是真的。

更好的做法是

1、妈妈应该尊重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特定时期的这个表现,承认一些东西的确是宝宝的,让他感到安全。

2、当有小朋友想玩宝宝的玩具时,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分享意识的引导,但绝不要强迫宝宝分享。妈妈可以用「交换」的方式,来避免冲突。比如:宝宝,你看那个小朋友的玩具好像也很好玩,你要不要把你的给他玩一下,这样你也能玩玩他的。

2岁前,家长千万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会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3、逼孩子打招呼

长大容易自卑

为什么?孩子从几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以前,会经历一个「认生期」。

认生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这个阶段的孩子初步具备了记忆力和辨别力,能够记住爸爸妈妈等熟悉的面孔。

当妈妈要求宝宝跟陌生叔叔打招呼的时候,宝宝首先想到的会是:「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个人,不熟悉……」而并不能马上反应到「打招呼」这个具体的行为。

强行让让宝宝跟陌生人打招呼,会让孩子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如果父母还给孩子扣上「没礼貌」的帽子,就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感到自卑。

更好的做法是

1.只是单纯提醒。比如有客人来妈妈可以说「宝宝,给叔叔打个招呼吧!」但是不要期待宝宝在你的提醒后就做出具体行为,只是单纯的提醒而已。

2.父母代宝宝打招呼。如果不选择提醒的方式,妈妈也可以假扮宝宝的身份,以宝宝的语气跟陌生人打招呼。比如「宝宝,我们跟叔叔打招呼啦,我们问叔叔好!」

4、强迫孩子吃饭

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

为什么?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会影响生长,实际上,吃饭是人的本能。

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饿了要吃东西,大约在1岁半左右,宝宝已经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吃饭,也就意味着一个人连自己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由别人来决定,那么长大了也就容易失去找到自我,认识自己的机会。

更好的做法是

1、一岁半以后,自己吃饭。这个年纪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给孩子喂饭上,只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烂摊子」上就可以了。

2、孩子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吃多少。这样孩子才能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

3、父母要在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要保持平淡。父母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态度要保持平淡,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孩子拿起饭碗时心理上轻松,才有可能产生正常食欲。

2岁前,家长千万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会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5、逼孩子道歉

容易让孩子变得敷衍

为什么?即使孩子到了四五岁,他也未必能分清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

也无法懂得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照顾他人的情感,需要补救自己的过失。

如果只是强迫孩子说出「对不起」,那也只是流于形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歉意。如果经常这样做,大一点她们就会发现说一句「对不起」是掩盖错误的一种好办法。

更好的做法是

1. 父母先关注受伤害一方的情绪和身体情况。如果孩子的确做了伤害到别人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第一时间关注对方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安抚情绪并积极解决问题。

2. 不强迫孩子道歉。等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尝试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和自己行为的后果,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岁前,家长千万别逼孩子做这6件事,会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6、逼孩子数数、加减法

容易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厌烦

为什么?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3岁以前,孩子还不具备抽象思维。

他们还没有能力把3个苹果和「3」这个数位记号联系起来,也没办法理解数位的的顺序和排列。

所以你即使教会孩子数数,他有可能也只是生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含义。逼着孩子数数,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对数学的厌烦。

更好的做法是

1. 宝宝更喜欢「看得见」的数学,比如让他比较两个西瓜,哪个大哪个小,他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反而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1和2谁大谁小不太能理解。

这跟宝宝大脑发育的特点有关,他们的右脑更发达,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让他们去感知数学,他们更容易理解。

2.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让他们去分配、排列、观察,他们的数学思维就会在无形中被培养起来。

宝宝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很多事情不是宝宝不想做,而是他的确做不到。父母如果懂得这些,就可以顺应宝宝的需求,不强迫、不打压。

所以,别看宝宝小,但是他需要的自尊和信任一点也不比成人少,我们做妈妈,在他们小时候努力保护好他们的天性,长大后,他们更容易成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