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当时光的脚步踏着冬天的背脊走完了这一年,2019年的春节又该如约而来!在外打工的许许多多人期盼着年底可以回老家过年了。可是,现在很多人的农村老家早已变得似是而非。年底农村赌博盛行、低头手机族、、、小编带你看一下当下农村最真实的样貌。当然也许你们的农村不像小编看到这种,那就先恭喜你了!

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江西婺源:自然生态风光美

现在的农村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在外务工,其中有不少优秀者,或文化人,或小老板,或公务员,也许是常年漂泊在外的缘故吧,总把故乡想象得似抒情诗一般地美好,常表白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恩念和眷恋,表现出浓厚的故乡情结,把贫穷品德化,把落后浪漫化,认为丑化家乡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在这种迷茫之中,家乡的腐烂就渐渐模糊起来……

我常年扎根家乡,连我自己也很费解,在这种进步时代,为何家乡这群人的生活竟会如此?有时连我自己也置身其中,随波逐流。但习惯了也就自然了,也许这就是赤裸裸地人性吧,无论你愿不愿意,这就是人性,它都是摆在那里,真实地发生,并伴随时光的流动而变得变本加厉。

这就是我装满童年记忆的故乡,正因为我爱它,才为它的人情嬗变而心痛,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感到遗憾与痛心。这一切的爱与痛之中,自己无能为力改变什么,仅能摘录其中的某些片段…

赌博之风盛行

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春节期间,是每年牌局的最盛时光,远方的游子回来了,走门串亲的外地人也多起来,娱乐项目也随着增加,斗牛、A花、牌九一齐上阵了,牌友们云集一起一决高下,有时候一人一年的血汗钱一夜输个精光,还强颜欢笑,说“只是娱乐娱乐一下”而已。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赢者满脸欢笑,输者垂头丧气,回去后夫妻反目,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比比皆是。

靠收取“台费”的老板一天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收入进账,此时他们比自己的儿子考上名牌大学还牛逼:“今年放出去几十万哩,都是三五分的利息,明年我收到的利息都吃不完哩!”

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这几年,村里通了光纤,有极少部分人安装了电脑,自然也就有了WiFi,这可是个新鲜东西,往往全家人整天捧着手机玩微信,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放过,白天黑夜颠倒,玩累了睡,睡醒了又玩,放任让生活处于一种无聊的恶性循环之中。

受其影响,由于许多夫妻俩都在外务工,孩子则由爷爷、奶奶照顾,为方便联系,自然给家里购置了手机,老年人不懂使用,手机就由孩子掌管。

爷爷奶奶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别饿着、冻着就行了,其余的一概不管。这样,许多孩子聚集在有电脑的墙角落、猪栏棚边,不分昼夜,不分时间地打游戏,玩微信,上QQ,学习一概不问,逃学、辍学者比比皆是。

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在无耕读专家

我潜意识地发现,村内对子女的教育观,始终处于一种盲从和摇摆状态,不管孩子的个性与悟性如何,只要他(她)们还在读书就行,至于孩子倒底学到了些什么?他们是绝对不会去过问的。他们认为,现在大学生多如牛毛,国家又不包分配,毕业后一样要自己找工作,还不如自己早早出来打工,弄点钱早早成家,结婚生子,完成一生的行程。

大山隔绝了村人的视野,他们不知道,更不关心外界发生了什么,日久就变得难以明辩是非,通达事理。在农村人眼中,好与坏,是与非的衡量标尺和参照系,是与比他们相对富裕的几个村民作比较的,认为有钱就有本事,有钱便有一切;

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即将荒芜的田地

记忆中的故乡还在,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村子里的魂魄早已死去!

现代人的种植方式,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田土退化,土质板结,产量大减,甚至产生土地中毒,种上的庄稼(比如我村多年种植的烤烟)极易发生大面积自然死亡等多类疾病,造成产量骤降或颗粒无收。

老人们都自我解嘲:这哪里是种地啊,我们也知道这样要不得,但我们老了,力不从心啊。

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在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是不会种地的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自然胜利而告终。当然,人退林进,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