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商業世界裡,用戶是主角

很多人將“用戶”和“客戶”混淆在一起,以為二者並沒有什麼不同。其實不然,雖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卻大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立足點也就帶來了不同的經營理念。

用戶是產品的最終使用者,而客戶卻不一定是最終的使用者;用戶關心的是使用價值,而客戶關心的更多的是價格;與客戶的關係是基於交易,而用戶則不一定是產品的買單者;以客戶為嚮導,營銷策略是有效的,而以用戶為嚮導,體驗才是最為關鍵的。

在互聯網的商業世界裡,用戶是主角

有個口號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客戶是上帝”!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理論中,一個企業所要做的最為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創新與銷售,而創新是服從於銷售的,因此,銷售才是企業最為核心的戰略。很多企業的大老闆本身就是營銷專家,他們殫精竭慮、費盡心思也不過是為了兩個字——銷售。而銷售就離不開客戶,在傳統的企業中為了做好銷售,企業就得努力地討好客戶,無論對錯。

在互聯網的商業世界裡,用戶是主角


但客戶真的是上帝嗎?這句話的本意是客戶至上的理念,本質上是要為客戶做好服務,提高客戶的體驗,但傳統企業把客戶提升到上帝的高度,那就錯了。把客戶當作上帝來對待,這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企業為什麼要把自己放在不平等的位置上呢?答案很簡單,客戶代表著企業的盈利。正是這種客戶是上帝的價值觀,讓企業步入了一個“見錢眼開”的誤區。客戶是上帝引發的無下限做法,本質上是商家的唯利是圖,既無法尊重客戶,也無法得到客戶的尊重。

客戶是上帝的本意是為了要尊重客戶,以客戶為中心來發展服務,但是因為客戶接受產品和服務是被動的,沒有途徑申訴自己的主張與想法,所以這種理念變成了一種施予式,而不是基於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行為。

在互聯網的商業世界裡,用戶是主角


用戶思維和客戶思維有著極大的不同,在互聯網的商業世界裡,用戶是主角,消費者由貨幣選民變為用戶,商家、企業和消費者形成了一種獨特、自由和平等的關係鏈。誰也不用去討好誰或依附誰,他們是因為產品的魅力才互相吸引,因真誠而互相交流,因信任而結成新的商業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