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真的!南通某重點學校今起開始減負,家長暗戰變相升級?


不得不說,這次的“史上最嚴減負令”很有效!

這不,本地某重點學校在2019新年節後第一天就開始響應號召了。


來真的!南通某重點學校今起開始減負,家長暗戰變相升級?


QQ家長群截圖

這下好了,上學不用起早貪黑了。這是好事兒吧?

作為家長,我特別能理解——誰沒事兒這麼冷的天不想在被窩裡多待會兒呢?誰不想晚上早一點回家呢?

老師也是人啊!

可是按照守恆定律,痛快一定伴隨著痛苦。在我印象中,國家頒佈減負令的大概率會增加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不信?咱用數據說話!

據不完全統計,自1985年普及義務教育以來,教育部門已經陸續下放了49次“減負令”!地方部門下達的相關減負令更多。

2000年以前,國家層面發佈的“減負令”,其政策“靶心”瞄準的主要是課堂內的學業負擔。

2000年以後,在重申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制度性選擇。比如,2004年後取消小升初考試。

看起來是為孩子減少了一次重要考試,但政策的結果是直接導致校外培訓班的飛速發展。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家長的經濟壓力。

就在2013年,也出臺過《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明確提出嚴禁違規補課、公辦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或參與舉辦校外文化課補習,試圖打破“學校減負、社會加負”和“教師減負、家長加負”的怪圈。

可結果呢?大家都知道的,這5年成了校外培訓發展最火的5年。不少在職老師一個暑假能賺一套房。

無數中小老闆改行到教育培訓行業掘金,出現了電工師傅教英語,包工頭教語文的怪象。

直接導致了2018年開始的史上最嚴機構整頓和史上最嚴減負令《中小學生減負三十條》。

5年時間,減負令從十條增加到三十條,本身就說明了減負令毫無效果。

在國家三令五申的減負大環境下,我們做家長的都很清楚:孩子的書包比我們那會兒重了太多。

再來看一組數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課題組的全國大範圍調查,2015年相比2005年,2015年學生上課外班的時間大幅度增長,學習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0.8小時,是2005年的2倍;休息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2.1小時,是2005年的3倍。


來真的!南通某重點學校今起開始減負,家長暗戰變相升級?


網絡圖片

這還只是2015年的,相信如果有2018年的數據,對比會更驚人!

所以,無論是家長的感覺還是統計數據,都準確無誤的說明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搞得我不得不懷疑——

教育部頒佈減負令,難道是為了拉動內需?幫助做大做強校外培訓產業?

細思極恐啊!家長朋友們!

君不見,今早家長群裡老師發了這條取消晨讀提前放學的通知後,家長們就開始擔心的就是孩子沒人管著讀書咋辦?要不要週末到機構去補?

而與此同時,我的一個做培訓的朋友開始構思是否在學員群裡搞讀書打卡。

是的,學校不夠機構來湊,效果能一樣,咱也認了。可惜不是啊,這效果差太多了——不談孩子的分數,至少咱的錢包吃不消啊。

於是乎,只有那些錢包能扛得住的家庭可以從容的把孩子放心交給機構。

事實上,現在有多少孩子在一對一的補習,你們知道嗎?

有多少工薪家庭的父母,不想因為人民幣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力,只能咬著牙苦苦支撐孩子的補習費,你們知道嗎?

那些沒有能力讓孩子課外培訓的家庭,只能指望孩子在家死磕。可是這樣的寒門天才全國能有幾個?

所以說,減負是“寒門”的災難!


來真的!南通某重點學校今起開始減負,家長暗戰變相升級?



這還只是錢!更嚴重的問題是,隨著減負令的頒佈,學校授課和中高考考試挑戰度減弱,獲得高分更依賴於細心和記憶力。

近幾年女生學霸多就是最好的證明。(不是歧視女孩,我家也是女孩。只是因為女孩的記憶力和細緻程度普遍超過男孩)。

於是,只要大量刷題並記住題型就能得高分成了共識。本該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的年齡,卻在校內校外課堂忙刷題,學生整體喪失了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會影響幾代人的創造力和競爭力。這是更恐怖的結果!

哦,咱先不替國家操心了。還是想想,在這樣減負就是增壓的大環境下,如何讓咱自己的孩子能不要那麼累?


有好辦法請留言討論,明天咱接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