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書法是中國之國粹,這是一種特色國家文化,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根本文化。3千年延續,不斷的傳承與發展才有了今天。然而當下國民對書法的審美已經整體滑坡,對書法的不瞭解,不關心也不理會,使其逐漸失去民族符號的意義。

國家要復興斷然不能離開書法文化——國粹書魂。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石鼓文

在古代封建社會統治下,書法只是達官顯貴和讀書人玩轉的文化載體,在貴族階層必須要懂得漢字及書法,鄉村裡也有一部分落榜秀才或者幫忙寫字的字匠對書法有所繼承。時代進步很快,一轉眼電腦打字成為主流。輸入法裡面的文字已經成為審美主流。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甲骨文

教育乃興國之本,為了千秋萬代發展大業,華夏文明特色不能丟失。書法文化也不能被現代發展所湮滅。恢復高考後,因急需現代化人才,不得不優先發展相關的學科。然而語文課本里對書法的描述或者有關的課文極少。直到最近幾年才有意識書法之根不能丟!這個角度看也算是一種小小的欣慰。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正因為電腦、手機等輸入法的普及,讓筆墨書寫逐漸退出實用舞臺。從技術角度來說,電腦打字沒有錯,它是進步的表現,這是全球認可的一種進步,也符合現實生活。然而,我們最大危險在於,把書法傳統逐漸忘卻,把延續幾千年的漢字逐漸遺忘代之的是象聲英文。

如果說英文有錯,那也是我們的錯!大部分國家都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語言,有自己民族的審美自信!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印刷體

既然技術角度看沒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沒錯,到底問題出在了哪,我們需要挽回與否?就當前階段而言,我們問題在於將自己書法文化的優良傳統丟棄,換來其他民族不為精華之作還洋洋自得。你去看看大部分書法家“大師”等,都是在糟蹋書法精髓文化。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有書法偽大師們的帶頭作用,加之絕大部分國民“崇洋媚外”的心態,順水推舟一般的將書法審美託底。當前功利主義非常流行,書法又是一個文化與技術且必備情感藝術的科目,要想成為大師可不簡單,索性胡搞一通賺個名頭便可撈錢。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也一致拍手叫好。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學校開始普及,長遠而言有利。除了小學至高考這一階段的人現在有所接觸,剩下的大部分普通人基本上與書法沒有交集,即便有也是應付了事。偽大師們名氣大能掙到錢,普通人就會稱讚他們為真正的大師,偽大師沒有太多基礎,只懂皮毛就能叫囂(因為真的賺了)。旗下的普通人更是不懂裝懂。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大多數普通人就喜歡偽大師們的字,他們的審美比偽大師還要低多個數量級檔次。

書法方面不懂裝懂的普通人都有哪些表現。總結起來如下:

一、喜歡以電腦字體、印刷體作為參考對象;

二、閱讀理解能力強一點,語文還不錯的人群,喜歡用幾個泰斗人物來套話。比如:王羲之、顏筋柳骨、宋朝四大家等等。一深入則不知所云;

三、對書法字停留在聽說階段,還喜歡用西方美學來標榜自己懂書法藝術。特別是學過西方繪畫的那群人;

四、特別擅長從感覺上說事,要麼從性格上或者作者行為上來判斷,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詞語;

五、我小學練過,老師教過怎麼拿筆......

國民書法審美水平整體下滑,不懂人群喜用這些措辭評價!

總而言之,中國的書法是中華文明的代言符號。丟掉了書法文化就是丟失了根本。多數普通人的無知可以視為階段性產物,但不能將這些笑話繼續延長到下一代。書法文化的崛起,是我國崛起的前提,當我國民不再因為使用自己文化而自卑時,中國文化才真正站起來了。最後提醒學習者:書法想有成就必須苦練,一朝踏入,便終生伴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