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管仲才是黃帝天道思想全面繼承者,早於老子一百多年

管仲的思想體現在《管子》一書中,其內容涉獵廣泛,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軍事、教育、天文、倫理、地理、教育等諸多個學科。後人看來,包括法家、道家、儒家、兵家、縱橫家、農家、陰陽家等多家學說。其實,認真研讀《管子》會發現,其看似內容雜亂,卻有著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那就是由伏羲、黃帝等聖人先祖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天道思想。

文化之旅:管仲才是黃帝天道思想全面繼承者,早於老子一百多年

《管子》認為天道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它無形卻無處不在,有序地決定著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宇宙萬物的存在、變化和發展。《管子·內業》說:“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復,其來不捨。謀乎莫聞其音,卒乎乃在於心;冥冥乎不見其形,淫淫乎與我俱生。不見其形;不聞其聲,而序其成,謂之道。”《管子·宙合》說:“道也者,通乎無上,詳乎無窮,運乎諸生。”

《管子·重令》說:“天道之數,至則反,盛而衰。”告訴我們,天道決定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宇宙萬物必然是循環往復、週而復始地變化著,只是不同事物變化的形式和週期不同而已。自然界中日有升落,月有圓缺,四時有循環,草木有枯榮,具有明顯的往復性,人類社會的治亂興衰以及人的生老病死也都有著它深刻的規律性。正如《管子·形勢》所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

文化之旅:管仲才是黃帝天道思想全面繼承者,早於老子一百多年

在人類如何遵循天道的認識上,管仲在《管子·形勢》說:“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意思是人只有遵循天道,他的行為處事才能迴歸自然,與萬物和諧共存,共同發展。這與黃帝天道思想完全一致,《黃帝四經》曾指出:“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人類行為處事必須遵守並符合天道,努力做到天人合一,才能功成名就,才能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

可見,管子思想與黃帝天道思想是高度一致的。雖然後人多認為晚管仲148年的老子是遠古天道思想的繼承者,甚至將其立為天道思想開宗鼻祖,但對比老子道家思想和管子思想卻能夠看出,它們都繼承於遠古的黃帝天道思想。所不同的是,管仲積極用天道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注重道法的實踐應用,以道生法,以法守道,在治國、用兵、農耕、教育、經商、曆法、養生等各個方面社會實踐中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老子卻消極避世,在經世治國上一味強調道法自然,而忽視了人類社會的能動性,後經莊子演繹發揮,更是滑向了談虛論玄和道教迷信。

文化之旅:管仲才是黃帝天道思想全面繼承者,早於老子一百多年

管仲和老子的思想差異緣於其所處的歷史環境不同,管子生活在姜太公的封國——齊國,更多地繼承了《太公》《六韜》等天道思想的實踐經驗,而老子生活在沒落無助的周王室,繼承的是周王室圖書館中圖書中的抽象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