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執政如種田,春秋第一相當屬子產

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執政如種田,春秋第一相當屬子產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經把治大國比喻成烹小鮮,春秋時期還有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叫子產,關於治國理政,他也貢獻了另外一個妙喻:執政就像種田。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有載:“子太叔問政於子產。子產曰:'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

子產說執政就好比種田,白天黑夜想著他,不但要想著他的開始,還要想著最終取得好結果。

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執政如種田,春秋第一相當屬子產

《史記.循吏列傳》有載:“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離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喪期不令而治。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子產做了鄭國的丞相一年之後,街頭浪子不再輕浮招搖,老人手裡不用手提重東西,兒童不用幹犁田耕做的重活。兩年後,市集買賣價格平穩;三年後,老百姓可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四年後,農具放到田地裡都不用帶回家中;五年之後,市民可以不用服兵役,喪葬之禮不用下令都做得很好。子產執政鄭國26年後去世,舉國的年輕人大聲哭嚎,老年人也像孩子一樣啼哭,紛紛哭訴說:子產丟下我們死了,老百姓今後該如何安身立命啊。”

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執政如種田,春秋第一相當屬子產

身為賢相,諸葛亮每每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從來不敢與春秋第一人子產比肩,如此賢相真是國家之福,人民之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