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後世伏氣溫病,寒邪性質和致病!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寒為冬季的主氣,也可見於其他季節。寒邪致病有內寒、外寒之別。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傷於肌表者,名"傷寒";直中臟腑者,名"中寒"。內寒是人體機能衰退,陽氣虛弱所致。

中醫說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後世伏氣溫病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伏氣溫病是指感受外邪,內伏鬱熱,過時而發,自裡透外的一類溫熱疾病。其特點是發病之初即見煩渴、尿赤、熱不惡寒、舌絳等裡熱證候,而衛表證候反不明顯。《黃帝內經》原文則以此為例闡釋"重陰必陽"的陰陽轉化之理,即冬為陰,寒亦為陰,兩陰相逢為重陰,至春遂轉而發生溫熱的陽性病證。

中醫說

寒邪性質和致病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邪犯表,衛陽受損,則出現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發熱等症狀。寒邪直中,侵襲脾胃,則中陽受損,或傷及腎陽,會出現畏寒、肢冷、腹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等症狀。

(2)寒性凝滯:寒邪侵襲,或陰寒內盛,皆可導致陽氣不振,氣血運行不暢,使氣血凝滯,脈絡不通,可出現疼痛。若上焦陽虛,陰寒阻遏胸陽,可出現胸痺、心痛;中焦脾胃陽虛,可造成胃脘痛、腹痛、洩瀉;下焦腎陽不足,會出現腰膝冷痛、精寒不育等。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縮拘引之意。寒邪犯及肌膚,則毛竅收縮,出現惡寒、無汗、脈緊等症狀;寒邪客於經絡關節,則經脈收引,出現筋肉拘急痙攣、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

中醫說

冬季當防寒邪侵

由於人體陽氣閉藏後,新陳代謝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中醫認為,人體的能量和熱量來源於腎。冬季的氣候特點是寒冷,因此,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在調養方面,宜以溫補為主。

中醫說

(1)精神調養:中醫強調"神藏於內"。除了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還要學會及時調整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2)飲食調養: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粟子、白薯等。同時,還要遵循"少食鹹,多食苦"的原則,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

(3)起居調養:《黃帝內經》指出:"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後為益。

中醫說

(4)鍛鍊調養:冬季應多參與室外活動,人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新陳代謝加強,從而產生的熱量增加。個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步行、慢跑、拳劍、氣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項目。晨練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

(5)切莫傷腎:不少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都對腎臟有毒性,不要不經醫生診治與指導自行服用,否則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損害腎臟。有藥物過敏史及腎病史者,就醫時也要向醫生及時說明。

此外,暴飲暴食、憋尿習慣、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有損於腎臟,可致慢性腎病,所以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者,要注意控制病情,並定期驗尿。

中醫說

【貼心提示】

"冬傷於寒",春天到來後則要防止"倒春寒"的襲擊,倒春寒容易使肝功能受損,因此在春季養肝保肝時仍要注意防寒。在倒春寒期間,您可以選擇多喝水,因為早春的時候比較乾燥,人體容易缺水,每天補充水分不僅可以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而且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