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其实现实中并不是“独角兽”、“高科技”企业一定最“牛”。真正“牛”的企业是那些“内功”强大的企业。看看这家企业的“内功”多“牛”吧。笔者认为,普罗大众不要被“花花绿绿”的虚假世界所迷惑,记住当泡沫破了后,我们才能看清“谁光着屁股”——“僵尸企业”

到年底了,食品、衣服等类产品的销售旺季也到了,但最近也看多很多企业被曝出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如来伊份、同仁堂、南极人等,细看发现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将责任推向了代工模式。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那么代工该不该承受这“罪责”了?

代工模式是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趋势下的一种必由之路,也是资源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结果。在欧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建立有代工性质的行业协会,1998年代工生产贸易已达到3500亿欧元,占欧洲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代工生产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亦与代工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竞争最初也是从代工开始的。

代工这种形态,会极大地提高工业生产部分的专业性,极大地节约了供应链组织的成本,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同时,由于专业化生产,还提高了土地、机器设备和人员的利用效率,也节约了全社会成本。所以代工模式不应成为这些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的替罪羊,关键还是在于对代工企业的品质管控没有做好。

当然,对于代工企业来说,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也是难辞其咎。一般认为代工企业作处于产业链不利的位置,没有品牌,利润低,所以对于代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业界一直也在辩论到底是该做品牌还是继续代工,下面介绍的这家企业做了它的选择。

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申洲国际」,证券代码:02313.HK)为中国最具规模的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集织布、染整、印绣花、裁剪缝制四个完整的工序于一身,产品涵盖了所有的针织服装,包括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集团的出口金额连续多年位列中国针织服装出口企业排名第一位,也在中国出口至日本市场的针织服装制造商中列第一位。换句话说,申洲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服装代工企业,主要为阿迪、耐克、彪马和优衣库等国际一线服装品牌代工生产服装。

我们知道这几年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一年不如一年,一般认为是中国的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上升所致,背后更有欧美国家的贸易政策的影响。其实类似于今年的中美贸易战在纺织服装产业早已打响,比如2015年1月1日起,欧盟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取消了普惠制(GSP)待遇,而对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继续实施普惠制优惠。在这样的行业背景,所从事的又是微利的代工业务,相信大部分人对申洲国际的业绩及发展未来是不看好的吧!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多数人大跌眼镜了。

申洲国际2017年销售收入180.85亿元,利润37.6亿元,净利润率20.79%。2018年上半年销售收入91.7亿元,同比增长10.86%,实现利润21.79亿元,同比增长21.14%,净利润率达到23.8%。这个盈利能力是个什么水平呢?这个净利润率水平,放在港股、A股、美股的服装纺织行业,都是数一数二的,也超过它的上游客户耐克和阿迪。即使跨行业来比,苹果公司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公司,净利润率是多少呢?22.73%。家电中格力的净利润率最高,也只有14%。科技领域的舜宇光学,也只有13%。

申洲国际现在的市值约1400亿港币,是中国市值最大的服装企业。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申洲的股价涨幅达到90倍,超过了腾讯。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为什么一家代工企业能如此骄人的成绩了,成为企业界的“打工皇帝”?

1、升级OEM业务模式,打造纵向一体化业务

一般代工企业的升级路径是从OEM到ODM再到OBM。申洲国际开展纵向一体化的业务模式,也就是面料领域延伸,主动承担起针织服装供应链内的各种服务,从纯粹的OEM逐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转型。2009年至2016年,申洲国际总共申请了188项专利,其中面料开发91个,技改以及设备研发97个。申洲国际在成衣环节,仍然是OEM模式,但在面料生产环节,已经是ODM模式。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做纺纱和坯布的利润最低,面料次之,全产业链的利润则最高,产业链越是完整,企业价值流失就越小。申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成立不久就能意识到生产模式的问题,并在循序渐进的做出转型升级。

基于代工领域的多年积累与优势,申洲于近年才开始尝试运营自有品牌Maxwin(马威),并在国内数十个城市展开了扩张,悄然走向了OBM的道路。

2、紧跟时代步伐,打造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申洲国际不惜血本投入技术升级与创新。2000年以前,申洲所有利润的90%几乎都用来投入技改,比如花几千万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针织大圆机等等。在设备升级的推动下,申洲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销售和利润都实现了30%的增长。2005年11月,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只用了一个晚上,申洲就把当时上市拿到的9亿多港币全部花了出去,做什么?还是升级设备。厂区里老旧的染色机和织布机统统换成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这些钱都用来买了当时最好的机器。

今年2月,由浙江德马为申洲开发的智能制造项目交付使用,实现了机器人、AGV、智能立库、全自动输送线的结合,是未来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工厂的典范。该项目采用快存系统、松布系统、顶升式AGV、料箱自动移载AGV集箱式输送线的系统组成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布匹托盘智能自动入库、智能松布及衣物自动出库的整个物料供应全过程,实现了工序间流畅连接、降低了搬运浪费,及出入库调度错误率,减少了生产浪费。同时MES、WMS与MES无缝结合,将输送机、AGV与后台系统连接,实现了物流、工艺流、信息流整合连接,打造了完整的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系统。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申洲国际已有《国际高端服装制衣生产线自动化提升关键设备引进及配套设备技改项目》、《时尚服装自动化制衣生产流水线机器换人智能化填平补齐技改项目》、《年产1300万片3D打印智能化经编系列特种针织品技改项目》等十个项目被列入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项目,并建成了智能化立体仓库、无人物流系统。

申洲国际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正在实现自身 IT、数据能力升级,实现数据驱动预测分析和决策优化,并朝着无人工厂方向迈进。

3、专注专业,效率优先

申洲国际始终专注于纺织制衣的主业,只埋头搞产品,从不涉足其他投资。“一辈子做精一件事足矣”!申洲国际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申洲向客户承诺,所有出自申洲的服装一律保证能直接上柜销售。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交货期就是灵魂。”在各种技术设备升级和研发创新的推动下,申洲的生产效率出了名的高。“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10年来申洲的工人数量没怎么变,产值却增长了10倍多,这就源于机器换人,不断地提高生产自动化比率。”高效为企业节省了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也成为了质量以外,OEM企业能牢牢抓住客户的一大因素。

4、长线思维,和谐发展

长线思维的最大好处是解决了利益的冲突。公司股东、公司员工,还有社会,这三者的利益在短期来看很多情况下是冲突的,但在长期它们会得到统一。

申洲国际的管理层做决策的时候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短期。申洲为员工提出了“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准则,尽可能地替员工着想,创造舒适优越的环境。申洲花千万为员工包下数百辆大巴,免费接送员工回家过年和返工;还曾投资上亿建造数千套设施齐全的公租房......据说每年年后,申洲员工的返工率都能达到95%以上,这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比例相当高。申洲的员工稳定性在行业内是出名的,中高层队伍20年里没有一个离职的,也没有一个掉队。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专注长线思维让申洲国际更有竞争力,因为它更注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护城河的持续巩固。

结语:

代工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它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分工背景下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如今很多企业不愿做生产和供应链,一窝蜂去做品牌,而申洲国际专注打造专业生产能力和供应链反倒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申洲国际,它把代工做得比品牌还要成功,为代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另外一种路径和选择。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家企业走出第三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