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温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爸爸的温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爸爸的爱,虽然不会挂在嘴边,但永在心间,一直守护在身旁。

有时候,沉默间、悄然里,爸爸的爱就已经发生,然后成就了我们。

那感觉就像是,你是风筝,但线一直攥在爸爸手里,他的目光也一直都停留在你身上,当你遇上危险,爸爸就会把线收回来,把你安放在他身边。

如果说,妈妈的爱博大、细腻、甜蜜、温馨,那爸爸的爱就是辽阔、坚强、深沉和雄浑。

1

这张曾经暖哭了很多人的图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爸爸的温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都说父爱是一把伞,为孩子撑起一片天,这话一点儿没错。有这样的爸爸宠爱,整个人生都会是温暖的。

我大学时的同学每次说起他爸爸,都会感慨不已。她家在农村,妈妈的腿有残疾行动不便,所以要靠爸爸一个人养活全家。

为了挣够她读大学的钱,她爸除了给村里的砖瓦厂打工外,还承包了给好几家邻居犁田翻地的活,这些活大都是在有月光的黑夜干完的。

她是班里最用功的一个,她说自己读书的机会是爸爸辛苦换来的,她说什么都不能辜负。

每次想偷懒,忍不住懈怠,她就会想想爸爸在月夜里佝偻着背的辛苦,然后不自觉又振作起精神来。

她和我说,她们整个村里都特别重男轻女,只有他们家,她是被爸爸当成心肝宝贝的。

就在村里的人纷纷鼓吹“女孩读书无用论”的时候,爸爸却宁愿自己几年不买衣服,不吃好的,也要给她买文具,买图书,其他孩子有的,他的女儿一样都不能少。

有时,她看到爸爸太苦了,就有了放弃读书的念头 。

但是,爸爸每次都会鼓励她,“生活的苦是暂时的,多吃点苦能磨练意志,多读书才能走更远的路、看山外的世界、治愈生活的苦。”

现在,她已经是世界五百强公司的部门总监了,她说父亲虽然沉默寡言,但他给予她的温暖,会是她一辈子的动力。

好的爸爸,或许不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他告诉你“吃够读书的苦,就会少吃生活的苦”会是你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2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父亲节的活动。

一位颇有成就的公司高管,在活动中分享了他成长成才的故事。

他说,读初中的他正处于叛逆期,那时他十分羡慕社会上打架斗殴、游手好闲青年的侠义与潇洒,因此学着他们的样子逃课,想要去闯荡社会。

可父亲知情后并没有责骂他,而是带他去监狱参加了一场服刑人员以身说法的警示教育会,让他亲身感知那些不学习、因为所谓的江湖义气打架斗殴的后果。

爸爸的温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电影《少年犯》

父亲还带他去最偏远的贫困乡村,看那些条件艰苦的家庭和孩子的生存现状,让他体验人间疾苦,珍惜自己的生活。

正是爸爸的做法,让他体会到了,人生在世,真正的责任是什么,他虽然没说什么大道理,但却让他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价值和真相。

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我和爸爸之间的一件小事。

那时我读小学六年级,晚上趴在桌前苦想一道数学题,可尝试了各种方法还是没解出来。

垂头丧气的我又急又困,爸爸为了让我第二天有精力,就让我去睡觉,说他一定帮我算出来。

等我凌晨去卫生间的时候,看到爸爸还在台灯下不停地尝试解决方案,不知怎么,那时候我觉得心头一暖。

第二天醒来,我发现爸爸把答题思路工工整整地写在纸上,还留下一句话:答应你的事,就不会食言。

那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从我爸的身上看到了责任感,看到了言出必行。

正是我爸那天伏在桌前的身影,让我学会要直面问题,而且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现在爸爸因为工作,不能经常陪在我们身边,但是,他一直守候在我成长的路口,就像远航的帆,在潜移默化中给我带来引导和指点。

3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列维特,在《魔鬼经济学》中,提到美国教育部从1000所小学里,各抽取20名学生,追踪他们的学习及成长轨迹,以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和成长,最后得出结论,有8个因素跟学生成绩及成才高度相关。

而这8个因素,基本上都属于“父母本身的特点”,也就是说,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孩子至关重要。

正如有一句话如此说: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你是怎样,孩子也是怎样。

所以,爸爸需要这样做:

爱妈妈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妈妈的情绪,是家的温度。

爸爸对妈妈越爱,妈妈情绪越好,幸福指数越高。

在家庭中,爸爸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妈妈;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而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彼此恩爱。

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并不只是呆在孩子身边就可以了,陪伴是一种参与,一种渗透,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我与你在一起。

《英才发掘团》里,40个月的语言小天才,端着一桶米和各种锅碗瓢盆到客厅开始玩,大米被洒的满地都是,爸爸看见了,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坐下来一起和孩子玩起了大米。

孙云晓说,陪伴的质量比时间更加重要。

长期出差在外的爸爸,每天跟孩子视频聊聊天,发发信息,也是陪伴的另一种方式。

遇到出差回家、孩子重大的节日时,带一份爱的小礼物,既有仪式感,也是持续给孩子施加影响的意识。

言传身教

郑渊洁曾说:我成为父亲后,继承了父亲家教的衣钵。对于孩子,只做不说。

换句话说: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如何,孩子也将如何,而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更是超过母亲。

学会爱的表达

爱的表达方式有语言与行为,对着孩子正面表达爱,而不是隐藏起来,该说爱的时候就说爱,该拥抱的时候就给一个拥抱。

心理学研究表明,爸爸的拥抱,给孩子带来的肯定和力量,远远超过妈妈的拥抱。

爸爸跟孩子要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更能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增加亲情的浓度。

画家万里,在孩子出生后,3年来,每天都画了8-10小时,为的就是把孩子的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一颦一笑都定格在自己的画作里。对他而言,他画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的爱。

电影《如父如子》里,有一段对话:

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只有我能做的工作等着我去完成呢!没有时间陪孩子。


父亲也是一个只有你才能完成的任务啊!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我想不出,相比获得爸爸的保护和爱,青少年还有什么更强烈的需要。”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电视剧,连续剧不看可以补,但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

不看,就永远看不了了。

愿我们,都不曾错过孩子的成长;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童年时,最美好的回忆;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成才路上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