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兩度協助調查 皇庭國際股價暴跌發力自救

12月5日,地處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118號,福田中心區CBD 南中軸線的核心位置的行人川流不息。曾被列為深圳市重大項目工程,目前定為深圳首席社交型購物中心的皇庭廣場便落座在此。

這座深圳地標性的購物中心佔地面積4.23萬方,總建築面積約為13.69萬方,是皇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56.SZ、下稱“皇庭國際”)核心運營資產。

皇庭廣場為皇庭國際貢獻著穩定的現金流。然而另一邊,卻是皇庭國際在短短一年內的時間裡讓股市投資者“膽戰心驚”——皇庭國際的董事長和實控人鄭康豪近一年內兩次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或問詢,甚至一度“失聯”。

在鄭康豪第二次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期間,皇庭國際公司股價不斷下挫,引起資本市場關注。在這期間,圍繞在鄭康豪以及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皇庭國際,發生了什麼?

董事長兩度不能正常履職

2018年11月25日,皇庭國際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鄭康豪目前已返回公司,正常開展工作,正常在崗履行董事長職責,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此前不久的10月18日,皇庭國際公告稱,鄭康豪因個人原因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

類似的事情並非第一次發生。2017年11月14日晚,皇庭國際發佈《關於總經理代行董事長職務的公告》稱,“近日,鄭康豪因個人原因正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調查,現皇庭國際無法直接與其取得聯繫。根據相關規定,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履行職務。經皇庭國際董事會董事協商,由陳小海代行董事長職務,直至鄭康豪能正常履行職務為止。”

直至今年2月28日,皇庭國際才發佈公告稱,目前,鄭康豪正常在崗履職,總經理陳小海不再代行董事長職務,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這引起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問詢,貴公司實控人鄭康豪多次被有關機關帶走協助問詢,請問具體什麼原因?

對於具體原因,12月5日,皇庭國際相關部門對記者表示,公司已對相關事項通過公告進行相應披露,其他超過公告之外的信息沒辦法回覆。

皇庭國際內部一位表示,“公司董事長鄭康豪返回公司正常履職後,我們去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表示也不知情。”

皇庭國際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鄭康豪,男,1976年出生,曾就讀於深圳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現任百利亞太董事、皇庭集團實際控制人、皇庭房地產開發董事長、同心基金董事長、深聯公務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深圳市工商聯副主席、深圳國際商會副會長、深圳市同心俱樂部副會長、深圳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2008年-2015年期間曾任深圳市政協委員。2010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長。

在歷史沿革上,皇庭國際前身是深國商,隸屬於深圳國資委旗下的特發集團,2015年9月公司正式更名。

廣發證券一篇研報稱,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後,大股東特發集團開始逐步減持,2008年開始茂業系進行舉牌,2009年百利亞收購馬來西亞和昌父子有限公司的13.7%的股份,成為深國商的第一大股東,2010年8月,鄭康豪通過受讓百利亞的100%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

皇庭國際三季報顯示,鄭康豪及其控股的百利亞太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皇庭投資”)、深圳市皇庭產業控股有限公司、皇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一致行動人,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合計持有公司579,834,967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49.33%。

一位皇庭國際的內部員工表示,“老闆(鄭康豪)入主皇庭國際擔任公司董事長時非常年輕,只有30幾歲,他曾就讀於深圳大學,但到大學二年級就已經輟學出來創業了。”

在鄭康豪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期間,皇庭國際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方面是否受到影響?

皇庭國際相關部門表示,鄭康豪在公司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日常經營管理是由包括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董秘在內的管理團隊去負責。董事長這一職務主要負責董事會決策涉及到的一些公司戰略方面的審批。期間,我們也公告了董事長是可以正常的審批簽署文件。就是說,從公司的決策流程,或者是說法定代表人簽署文件方面來說也是不受影響的。公司10月到11月份期間開了幾次董事會,涉及一些銀行融資的授信,這些方面由融資團隊在負責,最後具體文件簽署都是正常的。

從皇庭國際的經營方面看,其2018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營業收入實現6.85億元,同比增22.31%;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2億元,同比降6.08%。

在主營業務構成方面,皇庭國際2017年年報顯示,其租金收入佔比30.5%;貸款業務佔比29.58%;物業管理佔比26.98%;融資租賃佔比5.54%;代建服務佔比 4.96%;其他佔比2.43%。

股價暴跌與自救

儘管在鄭康豪被要求協助問詢期間,皇庭國際公告稱,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但當今年11月25日,其公告鄭康豪目前已返回公司,正常在崗履行董事長職責時,此間公司二級市場環境卻已經生變。

在今年10月18月皇庭國際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證實鄭康豪因個人原因再度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之前,皇庭國際公司股價已經率先跌停並連續走低。

今年10月8日開始一路衝高至最高12.43元/股的皇庭國際公司股價,在經過3個交易日盤整後,突然於10月12日當天放量跌停,報收10.94元/股。

隨後,皇庭國際公司股價在今年10月15日、10月16日兩個交易日跌幅分別為3.66%、8.92%,並在10月17日,10月18日,10月19日三個交易日連續跌停。此後,最低跌至11月30日盤中5.50元/股,按照10月8日盤中最高12.43元/股計算,一個多月時間內,皇庭國際公司股價跌幅超過55%。

對此,前海華宇環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衛華表示,資本市場往往回提前兌現一家上市公司的利好利空消息。

陳衛華分析,皇庭國際近期股價走勢,一方面和公司董事長鄭康豪因個人原因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這個利空因素有關。現階段國內民營企業的成立的歷史相比外國來說還是比較短,外國上市公司較少有實控人,個人對於公司的影響較小。但國內民企很多都是受到單一大股東控制,大股東個人對於公司影響較大,市場會擔心董事長鄭康豪因個人原因被有關機關要求協助問詢對公司造成後續影響;另一方面,和當前A股整體的走勢也有相關性,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的跌幅都比較大。

公告顯示,皇庭國際大股東一度倡議員工增持公司股份並對虧損進行兜底。

皇庭國際2018年10月23日發佈的公告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皇庭投資提交了《關於鼓勵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皇庭投資及其關聯公司鄭重承諾,皇庭國際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在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1月21日期間完成淨買入皇庭國際股票,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且持有期間連續在皇庭國際履職的,該等皇庭國際股票的收益歸員工個人所有,若該等股票產生的虧損,由皇庭投資及其關聯公司對虧損部分予以全額補償。

後經統計,自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1月21日,皇庭國際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共有44位員工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合計增持股票數量為94.62萬股,增持均價約為6.10元/股,增持總金額為577.33萬元。

此間,皇庭國際的股價由10月22日開盤的6.3元至11月21日收盤的6.18元,可以說是止住此前跌勢並基本橫盤震盪。

此外,除了號召員工增持公司股份,大股東也親自“披掛上陣”,對公司股份進行增持。

據皇庭國際公告,公司2018年10月23日接到第一大股東皇庭投資的通知,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皇庭投資及其關聯公司計劃於未來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不少於1億元人民幣,擬以資管計劃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允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價格在人民幣14元/股以內,增持期間自2018年10月24日起六個月內。

不過,據皇庭國際公告,該公司第三大股東蘇州和瑞九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於2018年10月12日至11月26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5.96元/股的減持均價,共減持11,753,400元。

截至12月7日收盤,皇庭國際股價報收5.6元/股,總市值65.8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