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人世間,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幸。

這些不幸,有的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身上,有的是發生在遠在他處的陌生人身上。但每一起不幸的事件,都會令人感到無比的悲慼,和陷入沉重的思考。

剛剛過去的12月4日晚上,浙江省杭州市一位已懷孕7個月的女子,因不慎掉入自家小區裡的窨井而死亡,一屍兩命。

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12月4日的晚上,杭州天氣寒冷,還下著雨。

7點左右,在當地的觀瀾雲邸小區,一對年輕夫妻駕車回家了。此時,因小區裡找不到車位了,丈夫於是將車停在了路面與綠化帶相接處的窨井旁邊。

停好車後,今年29歲,已懷孕7個多月的妻子從副駕駛下來,然後走到車子的後排座位拿東西。沒想到的是,她踩到了井蓋,然後一下就掉入了窨井中。這是一個直徑約一米的井口,深達四米多。

此時,丈夫立即跳入井中營救妻子,但無果。之後,這對夫婦經消防人員的奮力救援和緊急送醫,但年輕的準媽媽還是不幸去世了,一屍兩命。家屬聽聞這個噩耗後,悲痛欲絕。

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小區家門口的窨井竟然成了黃泉路,這個窨井到底為何會奪人性命?這起悲劇的背後又留給世人什麼樣的思考?

事發後,有媒體採訪了該小區的物業、開發商以及井蓋的生產廠家。

小區物業稱,事發地段是小區的消防登高場地,可以行走車輛,但不能停車,之前也有業主停過車,但他們管不住。

小區業主反映,因為小區車位不夠,停車難,有時候確實有業主在不影響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會把車輛停在此類地帶上。但事發地段的井蓋早在今年上半年的5月份就損壞過,他們當時要求過物業維修。

對此,該小區物業稱,他們在5月14日用擋板蓋住了該井口,並做了警示牌。在聯繫了小區的開發商後,在5月20日,又用開發商移交時留下的備件井蓋進行了更換。

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那麼,新換的井蓋為什麼會導致孕婦墜井呢?是否質量有問題?

對此,小區開發商聲稱,這批草坪井井蓋確實是他們集中採購的,但其管理上是歸屬物業,另外房子已過質保期,此事上的責任不好說。

對於這點,井蓋生產廠家承認事發時的井蓋確實是他們生產的,但產品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出在產品使用不當上。因為事發窨井下面是化糞池,按照工程建設相關規定,化糞池窨井是不能安裝草坪井井蓋的,必須要安裝窨井蓋。因為窨井蓋和草坪井蓋的功能不同,厚度和結構也不一樣。前者可以承受幾十噸的壓力,但後者只能承受幾百斤的壓力。

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觀瀾雲邸小區墜井事件發生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12月6日發佈了此事的情況通報。

從通報來看,事發後,當地組織了多家部門聯合進行了核查和論證。

經初步查明,事發井口為化糞池井口,位於小區綠化帶內。小區項目在建設時未按照設計要求配置化糞池井蓋。

另外,通報還認為,事發小區的物業存在對小區設施管養不到位、停車管理不到位的情況。

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一個準媽媽,一個已懷孕七個多月,連行動都已不大方便的業主,只因為一個不符合規定的井蓋離開了人間,連同她那還沒有出生的孩子,這是人間悲劇。

一個小區,一個原本就破損過的井蓋,幾個月過後,得到的處置方式卻是換上了一個“未按照設計要求配置”的井蓋,誰之過,誰之責?

或許,有人會說,這起事上,這個丈夫萬不該把車停到那個地方去,違反了小區停車管理。但對此,有業主表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有時候有的業主沒按要求停車也實屬無奈。另外,該小區裡類似的窨井還有不少處,雖說不能停車,但保不齊車輛途徑時,或者小區孩子玩耍經過時,一不小心,一樣會發生同樣的悲劇。

一切的一切,如果事發時的井蓋是正常的,產品是符合規定的,安裝是沒有問題的,小區對於此類危險地段是有警示和巡邏的話,那麼就不會發生意外。

孕婦小區墜井身亡:誰該為“井蓋未按設計要求”負責?

歸根到底,造成“孕婦墜井身亡”此事的原因在於有的人過於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安全,忽視了對於他人生命的敬畏,忽視了對於法律的敬畏。

揚花楚南認為,一方面來說,開發和建設小區時,有的開發商一味地追求低成本、高效益,變著法子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起事上,比如本應該安裝重型承載的井蓋,但卻被安裝了輕型承載的“草坪井井蓋”,這等於埋下了安全隱患、定時炸彈,即便沒發生這起悲劇,也難保日後悲劇發生在他人身上。

另一方面,從當地的通報情況來看,揚花楚南認為,既然查明是“小區項目在建設時未按照設計要求”,那麼,當時項目竣工後,相關職能部門的驗收又是怎麼通過的?為什麼相關職能部門在驗收時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如果當時發現問題,責令整改,這起悲劇就完全可以被避免。

再次,當然,停車難是城市裡很多小區都面臨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業主和物業雙方友好協商,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但是,小區內的任何安全隱患都需要物業及時和有效地解決,而不是以“管不住”為藉口推脫。

要知道,不管在哪裡,不管在哪個小區,業主圖的都是安居樂業,如果家都不安全了,那麼何談其他?

願逝者安息,活者痛定思痛。如何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值得我們在每一個環節上認真應對,切實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