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迪安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2018年12月23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範迪安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屆理事會主席團成員如下:

主席:範迪安

副主席:徐裡(兼書記)楊曉陽 何家英 許江 吳為山 曾成鋼 李象群 李翔 王書平 魯曉波 閆平 周京新 李勁堃 龐茂琨

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現場)

範迪安,男,漢族,1955年9月生於福建,1973年參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人物履歷

1969—1973年 福建省浦城縣第一中學學生

1973—1977年 福建省浦城縣餘樂大隊知青

1977—1980年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學生

1980—1985年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師

1985—1988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8—1993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

1988—1992年 中央美術學院團委書記、學生處副處長

1992—1993年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訪問學者

1993—1994年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部負責人

1994—1998年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助理

1998—2005年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05—2014年 中國美術館館長、黨委副書記

2014—2015年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委員、院長

2015—2017年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常委、院長

2017年—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

基於深厚的文史哲修養和中外美術史知識,範迪安從1980年代開始從事美術評論。他擅長從美術史進程中分析和闡述藝術家的思想觀念與風格語言,聚焦藝術家在實踐上的探索創新,評價重要藝術現象和作品的社會文化意義。他也以自己熟悉藝術創作的感性經驗,切入藝術現象和作品本體,著重分析藝術創作的思想內涵與語言方式。二者的相互關係,在社會文化的時代語境中為藝術家及其創新要點找到文化座標,由此傳釋藝術創作的時代價值。他的美術評論一方面側重於老一輩藝術家,曾對徐悲鴻、吳作人、李瑞年、滑田友、龐薰琹、董希文、吳冠中、趙無極、靳尚誼、朱德群、詹建俊、陳家泠等名家藝術作綜述性評論,一方面關注改革開放以來在具有先鋒意識的探索者如徐冰、劉小東、喻紅、許江、徐龍森、何多苓、劉慶和、忻東旺、陳文令、王冬齡等一大批藝術家,以透徹的分析闡述藝術家的觀念與動機、形態與方法,使鮮明的個性躍然筆底,得到傳播。

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

在中國美術館館長任上近九年,範迪安致力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提升國家美術館的公共化服務水平和專業化建設為目標,按照藝術博物館的應有標準大膽改革,謀求完善功能,形成對全國美術館的引領。他在上任不久就提出“以公眾為中心”的辦館理念,從社會文化需求角度形成美術館的業務提升規劃,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策劃、收藏與研究、公共教育、社會傳播、國際交流各方面制定新的業務準則。他提出“學術立館”的要求,改變被動接辦展覽為主動策劃展覽,一方面加強館藏作品研究,推出一系列館藏作品專題陳列和展覽,一方面關注當代美術發展,組織策劃類型豐富和有主題的當代美術展覽。他重視美術館收藏,提出美術館要展示“看得見的美術史”,以充實完善20世紀中國美術序列為目標,加大收藏力度,藉助“國家美術捐贈收藏”項目的支持,積極爭取老藝術家及親屬的捐贈,擴大常規收藏,為國家藝術寶庫增添了大量美術精品。他高度重視美術館公共教育,認為“美術館是社會美育的終身課堂”,建立了學術講座、志願者導覽等制度,曾舉辦“十萬大學生走進中國美術館”、“我在中國美術館畫畫兒”等活動,使美術館有了“親民”形象,觀眾量大為提高,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美術館成為社會美育的大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